東條英機。 東條英機:推行“以華治華”、“以戰養戰”政策 下場:絞刑 東條英機(1884.12.30~ 1948.12.22)日本首相,陸軍上將,甲級戰犯。生于東京一軍閥家庭,自幼受軍國主義思想教化,先后畢業于東京陸軍幼年學校、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 1905年任步兵少尉,參加日俄戰爭。1915年陸軍大學畢業后,曾任駐德武官、陸軍大學教官、陸軍省動員課長、步兵團長、參謀本部編制動員課長等職。主張建立法西斯獨裁,鼓吹對外擴張,參與策劃“九一八”事變。 1933年3月晉少將,11月任陸軍省軍事調查委員長,鎮壓日本人民的反戰活動。 1935年9月任關東軍憲兵隊司令兼警務部長。翌年晉中將。 1937年3月任關東軍參謀長,鎮壓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支持日本731部隊進行活人試驗,掠奪中國的戰略物資,策動內蒙“獨立”。盧溝橋事變后,率部進攻察綏和晉北地區,侵占張家口、大同、綏遠、包頭等地。 1938年5月起歷任陸軍次官兼航空本部長、航空總監,鼓吹對中、蘇同時作戰,參與制造張鼓峰事件與諾門坎事件。 1940年7月任陸軍大臣兼對滿事務局總裁,主張對內實施總動員,完善戰時體制,加緊擴軍備戰;對外與德、意結盟,乘歐戰爆發之機向東南亞擴張。蘇德戰爭爆發后,支持關東軍進行特別大演習,伺機對蘇開戰。 1941年10月出任首相兼內務大臣、陸軍大臣,建立軍政一體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晉陸軍上將。同年12月派兵襲擊珍珠港,入侵東南亞,挑起太平洋戰爭。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受挫后,為挽回不利局面,對占領區采取“懷柔政策”。 1943年出訪東南亞,承認緬甸、菲律賓“獨立”,扶植傀儡政權;在中國推行“以華治華”、“以戰養戰”政策,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發動瘋狂進攻。 1944年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發起全面進攻后,其內閣陷入內外交困、四面楚歌境地,7月被迫辭職。日本投降后自殺未遂。 1948年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 |
相關閱讀:
- [ 07-05]第三名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用殺人讓士兵試膽
- [ 07-04]山西現日軍侵華戰犯審判書籍 日軍將領口述其滔天罪行
- [ 07-04]第二個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 曾屠殺村民
- [ 07-04]第二個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屠殺俘虜計入戰果
- [ 07-04]45名日侵華戰犯供詞公布 1964年均被釋放回國(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