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如果讓你給住房公積金挑挑毛病,可能很多人會吐槽:提取麻煩、貸款不容易批得下來等等等等。日前新華社的一篇報道,則讓當前我國住房公積金積弊病更多的暴露出來。 報道說,根據近期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16個城市的調研,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自為政、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尤其是,各地自行開發的公積金管理系統達數百套,要想全國匯總一個數據卻都很難。 數據顯示,全國公積金繳存總額至少在2萬億以上,繳存余額也達億萬級。這么多單位和個人一點點攢起來的錢,卻分散在大量冗余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又缺乏統一、權威的監管機構,資金安全難免就懸在了空中。 據了解,最初全國建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達2651個,包括一些縣級單位、企業、高校等等,雖然為擴大公積金覆蓋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機構冗雜、資源浪費、管理混亂等問題也逐漸凸顯。 2002年,國務院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要求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設區的市(地、州、盟)應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立一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按照這個標準,可以設立的公積金管理機構上限應是342個,省直單位、區縣、包括行業都不能設立獨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然而,根據新華社的報道,目前全國仍有各級公積金管理機構606個,未改革到位的機構仍有264個。 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分行住房貸款中心唐經理:公積金是按各地歸屬地的政策,廈門連續繳交12個月是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鐵路、煤炭這兩個省直的是有委托在這里辦理。 如唐經理所說,有地方公積金管理部門人員坦承,類似這樣的電力、煤炭、石油、鐵路公積金管理分中心,名義上是市中心的下屬單位,但人、財、物全部獨立運作,只有所謂的“業務指導”關系,除非審計部門檢查,要不然分中心出什么問題很難知道。 如報道所說,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系統不僅冗余,還存在行政級別不一、主管部門不一、單位性質不一等諸多問題。住建部曾計劃于2012年年底在全國100個城市實現住房公積金聯網監控,此后又一連三年列入重點工作計劃,但仍然進展緩慢、阻力重重。其中原因到底在哪?眼下的亂象,又會帶來哪些風險? 問題一:尋租空間、中飽私囊 去年年中爆出消息,吉林煙草5名高管月繳1.4萬元、累計超繳233.8萬元公積金,相較不少民企職工月均數百元的繳存,讓人震驚。而近年來,頻頻引發社會詬病的公積金問題,不少都出在行業性分中心,類似的案例還有蘭州石化超比例為職工繳存公積金等等。 曾在民政部下屬社會保障研究室擔任主任的、現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公積金管理系統各自為政、并網困難,就是這些利益在作怪。 唐鈞:地方或者行業的利益問題,有錢存下來的保障項目,大家都希望錢存在自己手里,可能要挪用的時候就好挪用,或者挪出去還沒還回來等等,這種情況都有可能。一放手,就沒利益了。 另據報道,因為很多地方的公積金管理中心幾乎成了地方政府的一畝三分地,公積金存在哪,往往就成為各家銀行公關的重點,這中間的暗箱操作難免時有發生。 |
相關閱讀:
- [ 07-08]媒體繪制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指南
- [ 07-05]公積金管理改革十年未到位 或因觸動地方及銀行利益
- [ 07-05]官員稱中國存幾百個系統管理住房公積金 浪費驚人
- [ 07-03]去年北京公積金凈增442億 貸款最高額度6年未調整
- [ 07-01]廣州初步規定2014年公積金貸款額度或不超170億
- [ 06-27]廣州曝光頂風違規消費:公積金中心公款購買消費卡
- [ 06-25]濟南公積金繳存上下限相差28倍 最高3900元最低135元
- [ 06-24]上海公積金中心原主任受賄595萬余元 獲刑15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