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藥監局22日表示,初步調查表明,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有組織實施違法生產經營食品行為,并查實了5批次問題產品,涉及麥樂雞、迷你小牛排、煙熏風味肉餅、豬肉餅,共5108箱。 上海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顧振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我們發現公司的一些違法行為,并非某個人的行為,而是公司有組織的一個安排。” 食藥監局還通報,已緊急約談22家下游食品流通和快餐連鎖企業。初步查明,麥當勞、必勝客、漢堡王、棒約翰、德克士、7-11等連鎖企業及中外運普菲斯冷凍倉儲有限公司、上海昌優食品銷售有限公司、上海真興食品銷售有限公司普陀分公司等9家企業使用了福喜公司的產品,目前已封存相關產品總計約100噸。 “執法人員20日晚間過來時,穿著制服,開著執法車,拿著執法證,為什么保安要阻攔一個多小時?” “對于媒體曝光的使用過期食品原料等情況,這件事情你們核查了嗎?” “拿你們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記者反映的、看到的、拍到的照片相對照,哪些是違反了你們原來規定的?” 這也是22日上海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再次約談福喜投資方、歐喜投資中國區深加工部總經理楊立群時,一開始就拋出的三個問題。 ——核實身份需要1個多小時? 楊立群解釋稱,那時正好是周末的晚上,保安看到這事后匯報給當時不在場的公司領導,但只說是現場來了很多媒體,因此公司決定:狀況還不清楚,如果是媒體朋友的話,暫時不要進去。“當我們知道了是政府執法人員的時候,就立刻放行了,這里面的確有一個時間差。” 讓人難以信服的是,在現代通訊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面對手持執法證、開著執法車、身穿制服的執法人員,核實到訪的究竟是“媒體記者”還是“執法人員”,居然需要1個多小時的時間? ——“違反了法律、制度和公司原有的質量管理體系,都不可原諒。” 針對質量體系,楊立群說,公司有著明確嚴格的管理體系,正在深度挖掘執行過程中的精準性和全面性。大的食品管理體系框架文件是全面的,需要特別關注在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出現在哪里。 這種說法,閻祖強表示不能接受。“企業應該是以誠信為底,以法律為中心。違反了法律、制度和公司原有的質量管理體系,都不可原諒,用糾偏和精準度都不能接受。” 閻祖強要求企業調查組提交書面報告,依法配合上海市食藥監局的調查,不得隱匿和銷毀證據,不得掩蓋事實,不得篡改生產記錄、檔案、過程,如果一經發現有上述等行為,將嚴肅依法加重處理。 ——“并非某個人的行為,而是公司有組織的一個安排。” 就在21日晚間,處于輿論漩渦的福喜集團發布聲明稱,已經成立調查小組,管理層相信,“本次事件是一起個體事件,集團愿為整個事件承擔全部責任。” 對此,上海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顧振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發現公司的一些違法行為,并非某個人的行為,而是公司有組織的一個安排,所以我們初步暫定這么一個結論。對于這些所謂的過期食品的處置,公司有一套相應的制度,有相應的記錄,所謂的制度也好、記錄也好,都是與我們國家法律法規相違背的。” 上海福喜質量部經理在被約談時也曾明確表示,對于過期原料的使用,公司多年來的政策一貫如此,且“問題操作”由高層指使,并稱至少廠長以上的同意才能實施。 ——仍然沒有收到來自福喜公司內部調查組的調查報告。 福喜集團又是如何承擔全部責任的呢?上海食藥監局表示,截至22日16時,仍然沒有收到來自公司內部調查組的調查報告,或者公司對這些質疑的結論和意見。 “為了最大程度謀取暴利,將不合格的產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表示,涉案人員操作起來駕輕就熟,這絕非是一種偶然或者個體的行為,一經查實應嚴懲重處。 至于有組織的行為源頭究竟在哪里?違法行為持續了多長時間?上級集團是否知情?這些問題有待監管部門進一步調查。 (記者 周琳) |
相關閱讀:
- [ 07-22]上海查實福喜問題食品5108箱 查明9家公司使用
- [ 07-22]福喜“過期肉”事件引發連鎖反應
- [ 07-22]“洋快餐”又“變味” 中國緊急排查問題食品
- [ 07-22]多地下架福喜肉產品追蹤:偶然事件還是長期行為?
- [ 07-22]福喜工廠質量負責人:使用過期原料是工廠高層授意
- [ 07-22]洋快餐供應商被曝用過期肉 各地突擊檢查展開
- [ 07-22]麥當勞等供應商被曝用過期肉 福喜:愿擔全責
- [ 07-22]福喜工廠質量部經理:使用過期原料是工廠高層授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