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將研究所分四大類 調整優化科研布局
2014-08-20 06:52:1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科院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將研究所分為四大類 分類改革不是搞“大拼盤”(權威訪談) 解讀人: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 白春禮 采訪人:本報記者 趙永新 喻思孌 8月19日,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實施《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簡稱《“率先行動”計劃》),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這是繼1998年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之后,“科技國家隊”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又一次大刀闊斧的“率先行動”。 中科院為什么率先啟動全面深化改革?這次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研究所分類改革將如何進行?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對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進行了獨家專訪。 推動研究所分類改革、調整優化科研布局 記者:科技體制改革知易行難,中科院為什么再次率先啟動全面深化改革? 白春禮:全面深化改革是中科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率先”要求的具體行動。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科院時,提出了實現“四個率先”的要求,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從中科院的自身情況來看,目前可以說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在學科體系、創新潛力、創新隊伍、組織架構、科研條件等方面,初步具備了實現“四個率先”的基礎和優勢。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科研布局和科研能力、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科技智庫建設、體制機制等方面,與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科院還存在較大差距。實現“四個率先”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然途徑。為此,中科院黨組決定,研究制定《“率先行動”計劃》,作為統攬全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改革創新發展的行動綱領。 記者:這次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白春禮:《“率先行動”計劃》提出了5個方面共25條主要改革發展舉措。 一是以推進研究所分類改革為突破口,明確定位,創新體制,整合機構,強身健體,構建適應國家發展要求、有利于重大成果產出的現代科研院所治理體系。二是以調整優化科研布局為著力點,進一步把重點科研力量集中到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重點,協同創新,引領跨越,支撐發展。三是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建設國家創新人才高地。四是探索智庫建設新體制,建設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五是深入實施開放興院戰略,全面擴大開放合作,提升科技服務和支撐能力。 記者:為什么要把研究所分類改革定位為突破口? 白春禮:中科院自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在促進跨所跨學科聯合合作、發揮多學科綜合優勢組織開展重大創新活動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積累了很多經驗。但由于這些舉措沒有觸及體制機制的核心和關鍵,所以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些研究所仍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科研工作低水平重復、同質化競爭、碎片化擴張等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糾正,院層面也缺乏科技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利于培育和增強核心競爭力,不利于組織協調和承擔重大科技任務,不利于做出重大創新貢獻。 因此,我們把研究所分類改革作為突破口和著力點,對研究所進行分類定位、分類評價、分類管理,旨在從根本上突破體制機制壁障,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 |
相關閱讀:
- [ 08-13]中科院:西藏高原生態系統總體趨好
- [ 08-13]中科院專家為魯甸地質災害應急排險工作提供科技支援
- [ 08-12]中科院報告稱:西藏高原變暖變濕 將持續整個21世紀
- [ 08-09]中科院報告建議盡早啟動西藏高原環境補償國家行為
- [ 07-31]中科院:下一代三十米望遠鏡將建 中方貢獻約11億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