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天皇實錄》被指編寫隨意 意在為天皇脫責
2014-09-10 08:42:25?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日本宮內廳9日公開記錄昭和天皇生平的《昭和天皇實錄》(以下簡稱《實錄》),其中涉及不少未公開過的資料。但日本媒體擔心,在編撰過程中,隨意引用資料,不少資料未標明出處,《實錄》可能會引導受眾得出“天皇沒有戰爭責任”的結論。 共同社9日稱,昭和天皇當年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打開了終戰之門。從《實錄》中可以看出,他在戰后一直被追究“戰爭責任”,深陷“君主的苦惱”。1971年,昭和天皇訪問歐洲,這是他戰后首次出訪。據《實錄》記載,昭和天皇在荷蘭的座駕被人投擲熱水瓶,擋風玻璃出現裂痕。在1988年4月的一次記者會上,昭和天皇再次被問及有關戰爭的問題,他答道:“不管怎么說,那是一段最不愿被勾起的回憶。”1988年4月25日的記載顯示,天皇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最令人討厭的回憶”。1941年7月31日的《實錄》記載,對于沒有勝算就主張對美開戰的海軍作戰計劃,天皇認為“這簡直就是自暴自棄,非常危險”。 日本《每日新聞》說,編著《實錄》耗時24年5個月。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實錄》可能刪除不利于昭和天皇正面印象的內容。《朝日新聞》援引日本大學教授古川隆久的話稱,《實錄》內容是否屬實第三方根本無法驗證,《實錄》中幾乎沒有直接引用天皇的講話,涉及戰爭責任和退位問題上,措辭謹慎。而對于靖國神社合祭甲級戰犯一事,《實錄》也只是點到即止。共同社稱,《實錄》雖然在每條記述末尾寫上所依據的資料,但僅列舉資料名,沒有說明哪些內容參考哪種資料。日本《每日新聞》援引《昭和天皇》一書作者明治學院大學教授原武史的話說:“《實錄》在引用史料方面顯得比較隨意。”《實錄》在記述上存在問題,很多內容表達模糊不清。這種做法容易讓人產生疑問——為引導公眾得出“天皇沒有戰爭責任”的結論而隨意引用資料。(記者 文玉) |
相關閱讀:
- [ 08-26]“莫忘戰爭傷痛”——臺灣民眾集會紀念日本戰敗投降69周年
- [ 08-26]《偉大勝利--中國受降檔案》: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 08-15]日本投降69周年 專家:中日關系融冰關鍵看日方
- [ 07-25]日本天皇御用樹醫今會診臺灣“金城武樹”(圖)
- [ 06-09]日本天皇堂弟桂宮親王病故 擬17日舉行葬禮(圖)
- [ 06-09]日本天皇堂弟去世 皇室香火難續男丁嚴重不足
- [ 06-08]日本天皇堂兄弟桂宮親王突然病故 病因不明(圖)
- [ 05-30]日本公主下嫁40歲男子 婚后自動脫離皇室(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