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生育”令政府噤若寒蟬 “想要女人少生,除非讓她上學”,印度社會流傳的這句話一語道破計生問題面臨的困難所在。目前印度女性識字率不到40%,是發展中國家中非洲部分國家以外的最低水平。 其實,印度政府早在1952年就提出“人口控制計劃”,上世紀70年代還采取過嚴格的生育政策,一個月內迫使400萬人做了絕育手術,但該政策遭到強力反彈,很快便告夭折,強推該政策的國大黨政府也在大選中下臺。此后,各屆新政府對節制生育的議題無不噤若寒蟬。 耐爾表示,今天的印度政府再也不會用極端方法來控制人口,實踐證明,教育和科技手段是行之有效的。他拿出一個統計小冊子給記者看: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人口出生率常年保持在1.5%左右,主要原因是當地婦女識字率達95%。“那里的人知道孩子多帶來的負擔,并且知道如何避孕”,他說。 目前,印度各邦自主實行計劃生育,有些人口基數大的邦規定公職人員子女不得超過兩個,有些邦則在職位晉升、住房補貼、獎勵旅游方面鼓勵人們少生、晚生。一些國際組織長期資助印度,幫助購買計生用品,但印度計劃生育協會調查發現,這些努力成果有限,很多計生用品至今仍堆在倉庫里。在該協會看來,注重教育,特別是對婦女的教育才是關鍵。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有一定知識及文化水平的印度婦女家庭孩子基本上不會超過兩個。來自新德里的莎瑪爾是一家商貿公司經理,他的妻子來自較富裕家庭并受過良好教育,他們家只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莎瑪爾的妻子對記者說:“結婚前我就跟丈夫有約定,只要一個孩子,現在我們過得很好。” 像莎瑪爾這樣能娶到知書達理女性的印度人畢竟是少數,2011年的數據顯示,印度65%的婦女僅會寫自己的名字,對她們來講,命運更多是被安排的。在新德里做水果生意的普拉迪普有兩個妹妹,都沒上過學,普拉迪普平時要打3份工來支撐這個家,并努力幫妹妹找個好人家。“能生孩子的女人在婆家地位高,這在印度是不可能改變的,我可不想哪天她們被趕回來”,他說。 印度女性受教育的現狀并不樂觀。印度社會問題研究所女性權益專家莎拉對記者說:“計劃生育不僅是印度計生部門的事,更不僅僅關系到女性權益。印度人口的基數已經很大,而且又不能采取極端的人口控制措施,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擴大就業,激發印度現有人口的活力,另一方面擴大基礎教育,特別是保證女孩的入學率,不能再只強調精英教育了。” (記者 鄒松) |
相關閱讀:
- [ 09-11]老人“被死亡”影響人口信息真實性
- [ 09-11]“中國式創新”達沃斯獲贊:正在逐漸影響全球
- [ 09-11]國人未富先懶成隱憂:富二代不創業 拆二代靠租房
- [ 09-05]成都計生家庭保險項目試點 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參保
- [ 09-04]人口老齡化 美國面臨新一輪住房危機
- [ 09-04]南洋鎮:筑牢“三墻”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
- [ 09-04]北上廣等地承載力逼近極限 北京年用水量缺口近2/3
- [ 09-03]治堵限行不妨換種思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