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次中央民族工作會:共見證 同前行
2014-09-27 11:21:25??來源:中國西藏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編者按: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新模式。據媒體報道,1992年、1999年和2005年,中國共產黨先后召開了三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這三次會議的召開,都是基于民族事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出現新挑戰,需要做出新判斷和新舉措的關鍵時期。事實證明,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推動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社會事業的進步上,展示出難以替代的、巨大的推動作用,確保了我國民族事業的有序進行和良性發展態勢。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即將召開之際,中國西藏網為您分析回顧前三次會議取得的成果。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 開先河——通過中央會議促進民族工作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國民族工作領域進行了撥亂反正,民族工作回到了正確的發展軌道。另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的發展,民族工作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與此同時,國外形勢也發生了變化。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因民族問題導致動蕩乃至分裂,民族問題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如何在這種國際國內變動的形勢下,穩住陣腳,保持勢頭,是我們急需正視和解決的問題。因此,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召開民族工作會議,研究形勢解決問題,并正式將會議的名稱定為“中央民族工作會議”。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1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加強各民族的大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會議在肯定成就、總結經驗的同時,分析了當前民族工作的形勢,并最終確定了20世紀90年代我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和主要任務。 此外,此次會議上對民族問題有了很多新的概括。例如在“民族問題”的內涵上,過去強調民族問題是處理民族之間的關系問題,在此次會議上則指出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的發展,也同時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級、國家之間等方面的關系,這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對民族問題內涵的認識。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關鍵時刻從全局和戰略上對民族工作進行了部署,開創了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方式,來確立改革開放各個階段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指導性原則與最重大的戰略主張的先例,對我國民族工作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此次會議后,民族地區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1992年開始實行沿邊開發戰略,確立13個對外開放城市和241個一類開放口岸,設立14個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其中絕大多數在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工作三句話:一是繼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關系,二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
相關閱讀:
- [ 08-15]男子辦假畢業證騙千萬元 稱教學30年有能力辦證
- [ 07-30]中央民大原講師伊力哈木涉分裂國家罪被提起公訴
- [ 05-31]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要點: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
- [ 05-22]海歸碩士謊稱能幫人入學落戶 詐騙近百萬受審
- [ 03-04]習近平看望政協少數民族界委員
- [ 11-17]熊文釗:信訪制度改革暢通了人民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
- [ 10-10]中央民族歌舞團原團長獲刑10年半 不認罪表示上訴
- [ 10-07]習近平給民大附中學生回信 囑托建設美麗家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