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深讀 化肥、秸稈燃燒、做飯、放屁…… 誰能告訴我,何為“霾禍”元兇? “呼吸保衛戰”持續開展,但關于“霾禍”真兇的爭論卻一直不斷。 誰能告訴我,究竟誰是真正的“霾禍”罪魁? 有專家認為,燃煤造成的“煤煙型污染”是空氣質量的頭號污染源,燃煤造成的污染占中國煙塵排放的70%;可就有人反駁,近年來相對交通排放,燃煤對霧霾天的相對影響較十年前并沒增加,可能還略有下降。 有研究表示,“汽車尾氣”才是罪魁禍首,機動車尾氣排放產生的有機氣溶膠等是PM2.5的主要組分;可又有科研團隊報告稱,汽車尾氣所占比例不高,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才是污染主要來源。 化肥、秸稈燃燒、養殖業產生的排泄物釋放大量的氨氣,最終增大污染物排放量;降水日數、平均風速減少,影響霾的驅散和清除;甚至連“做飯”“放屁”等都在貢獻PM2.5…… 按照部分城市公布的結果,北京本地排放源以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揚塵為主,機動車尾氣是主要來源;天津則以揚塵(地面上的塵土進入大氣)、燃煤和機動車排放為主要來源。 爭論不斷,“霾禍”真兇仍未“定音”。 ■新聞鏈接 環保局長倒苦水: “霧霾我根本管不了” 一直以來,每到霧霾頻發之時,社會各界就開始責難環保部門。然而,多位環保局長都曾對記者“大倒苦水”,他們認為在當前環保機制下難以根治霧霾,因為造成霧霾的污染源“環保局長”根本管不了。 東部沿海某省一位環保局長說,只要市(縣)主要領導“不點頭”,像“三高”企業這樣的污染源,環保局管不了、治不了、關不了。因為這些企業能繳納高額稅收,這才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環保這樣的“次要”工作要為增稅這樣的“主要”工作“讓路”。并且,只要這些“三高”企業合法“落了地”,按照當前法律法規,環保部門沒有權力關停它們,只能以公函的形式請求當地政府配合。 長期關注大氣污染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孫太利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的地方說是要向高污染、高能耗的“吃飯產業”開刀,但大量被壓被砍的都是“蒼蠅”級的小企業、小作坊,很少有“老虎”級的大企業、上市公司,真正的排污大戶關停并轉遙遙無期。 |
相關閱讀:
- [ 10-09]霧霾中的北京生活:段子、口罩、凈化器
- [ 10-09]霧霾再度來襲:如何面對那些不能呼吸的“痛”
- [ 10-09]中國多地開啟“霧霾模式” 秋冬面臨“三道坎”考驗
- [ 10-09]直擊巴西霧霾中訓練2小時 內馬爾最搶眼卡卡無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