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6點左右記者乘坐火車時的情形 攝影/實習記者 王程央 昨天下午5點30分左右記者乘坐地鐵時的情形 攝影/實習記者 姜雅文 導讀:昨日,一則介紹選擇火車上下班可比地鐵調價后更省錢的帖子引來眾多網友的熱議。 北青報記者在實地調查后發現,目前,市郊火車乘客較少,乘坐相對舒適,而地鐵如果調價,市郊地鐵在單次乘坐上確實具有價格優勢。 而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吳建平教授表示,“相對于地鐵巨大的建設、運營和維護成本,使用鐵路資源作為通勤線路成本要低很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方式。” 緣起 火車上下班成省錢竅門 近日,隨著地鐵公交調價的兩套方案公布,各種所謂的乘地鐵省錢的攻略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廣泛流傳。一則選擇火車作為上下班通勤方式的攻略,成了眾人關注的熱點話題。 “坐火車上下班!不是地鐵!不如6451次火車,老式綠皮,一站直達,2塊錢車票,17:35北京站發車,實測19點05分左右到達黃村,即便買的是無座票上車都有成片預留的大座!時間地點合適的朋友趕緊嘗試,保證上癮,感覺非常舒爽。” 這則攻略發布后,引來不少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都覺得按照調整后每次6元的乘車費用,2塊錢的火車票便宜很多,而且相對于地鐵晚高峰的擁擠和換乘,乘坐火車回家是一種更便捷經濟的選擇。“坐地鐵一天12塊,一個月就要264塊錢,坐火車一個月才88塊錢,太劃算了!”有網友感嘆道。 記者發現,還有,盼著有更多類似的線路攻略發布,好選擇合適自己的路線上下班,不少網友都覺得目前北京這樣的鐵路線路數量太少。 也有網友表示,在歐洲等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市郊鐵路運營網絡,連接衛星城到市中心的通勤線路已經初具規模。發達國家的很多城市群,每天都有大量的乘客使用區域鐵路通勤上下班和上學。而北京作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如果能夠實現這種城郊鐵路通勤并能夠和公交網絡實現互通,也將極大地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便捷和經濟的出行方式。 昨日,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吳建平教授也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在城市建設中,相對于地鐵巨大的建設、運營和維護成本,使用鐵路資源作為通勤線路成本要低很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方式。 ? 體驗 乘坐火車到黃村 比坐地鐵快17分鐘 為了驗證網上攻略的可靠性,北青報派出兩路記者,分別乘坐地鐵和6451次火車從北京站前往黃村火車站。 6451次列車是由北京站開往天津的普通無空調列車。下午4時30分,記者在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上查詢發現,6451次列車從北京站出發到黃村火車站還剩下466張硬座車票和363張無座車票,不用提前預訂車票就能夠直接上車。 下午5時35分,6451次列車準點開車,與此同時,北青報另一路記者也從地鐵2號線北京站上車,開始前往4號線大興線的黃村火車站。 在火車上記者發現車廂里一半以上的位置都是空置的,幾乎每名乘客都能獨享一排座椅。而且大部分乘客并沒有攜帶太多的行李,整個車廂顯得空蕩蕩的,十分安靜。而此時在地鐵上的記者則發現,由于正值下班的晚高峰,二號線車廂里已經擠滿了乘客,記者只能站著乘車。 乘坐火車的記者一路上坐在車廂里,由于列車下一站就到黃村火車站,相當于是一站直達。而乘坐地鐵的記者則在宣武門時,被擁擠的人流“裹挾”著換乘4號線。 晚上6時11分,乘坐火車的記者抵達目的地,發現相鄰的兩個車廂里包括記者在內僅有3名乘客下車,而直到晚上6時28分,乘坐地鐵的記者才到達了地鐵黃村火車站。由于地鐵車廂里客流量大,記者是一路站著抵達的目的地。 對比 單次坐火車確實劃算 通勤省錢效果有限 按照攻略的說法,今后隨著調價方案的明確和實施,選擇火車通勤似乎更為劃算。北青報記者以中國鐵路客服中心網站提供的線路信息為基礎,將每天早上6時到凌晨12時這段時間適合通勤的線路進行了梳理,發現確實有不少火車都能和地鐵一樣到達相應的區域。(具體線路見表) 根據網友們的說法,地鐵調價后,選擇火車上下班能夠省下150元左右的費用,看起來確實是十分劃算。但記者仔細對比后發現,雖然目前個別火車線路單程乘坐比選擇地鐵要便宜很多,但如果將上下班的時間、地點限制等因素考慮進來以后,實則省錢的效果有限。 記者統計后發現,在諸多線路中,以黃村火車站和昌平為節點的車票價格2元來看,地鐵票價比火車票價整整貴了4元,但以黃村火車站為例,仔細算賬后記者發現,其實省錢的效果有限,真正能省下僅為27元。 地鐵火車通勤出行成本比較 全部選擇地鐵出行 6元×2次×22天=264元 加上滿100打8折,滿150打5折后,實際為201.4元 全部選擇火車出行 2元×2次×22天=88元 但考慮到從黃村火車站到北京站的列車時間段并不適合早上上班乘坐,所以只能在晚上回家乘坐火車,早上仍然需要乘坐地鐵 火車票價 2元×22天=44元 地鐵票價 6元×22天=132元 加上滿100打8折 實際為130.4元 合計為174.4元 由此相比,兩者僅相差27元。 說法 市郊鐵路成本低 大范圍發展看需求 昨日,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吳建平教授也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把市郊鐵路作為通勤線路在法國等歐洲國家已經十分常見,不少當地人都把火車作為上下班的通勤線路使用。吳教授說,其實北京的城鐵13號線也類似于這種通勤線路,是連接郊區和市區工作通勤的線路。 “相對于地鐵巨大的建設、運營和維護成本,使用鐵路資源作為通勤線路成本要低很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方式。”吳建平教授說,“但是否能夠更多地開通類似的火車通勤線路,也要根據各種綜合需求來確定,所以也并不能把是否具備通勤鐵路網絡作為衡量城市現代化程度的標準。” 而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兩會政協的提案中,有政協委員提出市郊鐵路的三大優點,即大運量、成本低、網絡化。市郊鐵路采用國家鐵路建設標準,列車編組多,車廂長,單方向小時運量可達十萬人,是地鐵的2至3倍,車輛周轉率高。低成本體現在利用既有國家鐵路線網或沿既有線網新建線路,減少征地成本,運行成本也低。現有鐵路線網互聯互通,方便開行跨線列車,可以滿足旅客出行的多目的性需求,通過與地鐵網、公交網實現換乘。 人物 曾常年靠火車通勤 便捷省時還能吃早餐 家住豐臺的王先生在東三環上班,看到網上流傳的乘火車上下班的攻略后,引起了他的一段回憶。他告訴記者,從1993年開始,他當時上班都會選擇在豐臺火車站坐火車到北京站后,再換乘公交車抵達單位。 王先生回憶說,由于當時北京的地鐵線路還沒有修到他家附近,如果從他家到單位,他需要先從家換乘一次公交車到南三環后再換乘到單位的公交車,整個過程需要2個多小時感覺十分痛苦。而后來他選擇坐火車后,每天僅需50多分鐘就能到單位了。 “那個時候豐臺火車站還是個大站,有很多火車都經過這里,隨時過來就能上車。”王先生回憶說,“而且上車后還能到餐車買油餅和粥吃早餐,比坐公交車可舒服多了!” 隨著北京地鐵公交線路的發展和豐臺火車站封閉改造,如今王先生也告別了坐火車上下班的日子。 延展 發展市郊鐵路 北京正在規劃 據媒體報道,今年7月27日今年兩會上市政協委員關于“發展市郊鐵路,破解北京交通擁堵難題”的建議已有辦復結果,北京規劃部門表示,正在組織與河北、天津進行交通特征及數據的對接,包括懷柔、平谷等4個遠距離新城以及燕郊、廊坊、涿州等東部和南部周邊城市,將研究利用既有的鐵路資源開行市郊列車,可1小時通達北京中心區。 北京市規劃部門當時表示,對于目前正在研究的幾條市郊鐵路,京沈客專規劃了從星火站至順義、懷柔、密云的市郊鐵路。而京張城際目前正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這條線路則規劃開行從延慶至北京北站的市郊鐵路。這兩條線路會與城際鐵路套跑,就是除了城際鐵路外,還會運行短途的市郊鐵路線路,頻次為12分鐘一趟。未來燕郊、廊坊、涿州等東部和南部周邊城市,也將研究通過市郊鐵路連接北京中心區,可1小時通達。 |
相關閱讀:
- [ 10-16]網友稱地鐵調價后坐火車更省 特定線路確實可行
- [ 10-15]網友出省錢攻略應對北京地鐵調價 律師:涉嫌逃票
- [ 10-14]北京地鐵調價聽證會2周后舉行 10名消費者將參與
- [ 10-14]北京發改委委員:地鐵調價后支出占比不超2007年
- [ 10-14]公交地鐵調價聽證,讓民意多飛一會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