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埃博拉:中國向西非提供援助 在國內防范疫情
2014-10-22 07:15:18??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向西非三國提供援助在國內密切防范疫情 抗擊埃博拉 中國在行動 “大家克服困難,義無反顧地如期奔赴遠離祖國萬里之外的幾內亞。”“從8月21日進駐當天,駐地門診就24小時開放了。每天都有病人就診。” 這是北京友誼醫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展示的一封信,發信人是該院援幾內亞醫療隊。這是中國醫務人員在抗擊埃博拉一線發回的堅強聲音。而在國內,國家衛生計生委20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國內可能出現的埃博拉出血熱病例醫療救治準備工作。 面對已經在世界上奪去超過4500人生命的埃博拉出血熱疫情,世界在關注,中國在行動。中國援助西非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抗擊埃博拉的行動,受到國際社會贊譽。 近40年后再肆虐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1976年,埃博拉病毒在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同時爆發。由于發現病毒的地方是剛果埃博拉河附近的一處村莊,埃博拉病毒因此而得名。當前在西非出現的疫情,為其發現以來“最大且最復雜”的疫情。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上,記者看到,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奪去了280人的生命,此后近40年間,年死亡人數都未超過這一數字,而今年的病例和死亡數字超過了以往所有疫情的總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認為,近期疫情的快速發展,遠遠超過了過去37 年的流行程度,表明其傳播能力在增強。據了解,目前尚無已知的疫苗或是特效藥。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表示,根據已掌握的數據,感染病例人數每四周就會增加一倍,還有不斷擴大的跡象。隨著西非三國埃博拉出血熱病例的急劇增加,近期歐美也發現了輸入性病例,加劇了國際社會對疫情的擔憂。 中國尚未發現病例 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表示,我國尚未發現一例埃博拉出血熱病例,一旦發現將在確診后最短時間內向公眾發布。他提醒說,除了國家衛計委及國家疾控部門等官方發布外,其他說法均為謠言。 “我們要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密切觀察埃博拉的國際動態,在冷靜應對的同時,切忌麻痹大意,多檢查不足和漏洞,做到戰之必勝,對此要有堅定的信心。”曾光表示。 防患于未然。除了國家衛計委要求各地做好針對埃博拉病例的醫療救治準備外,各地也積極行動起來。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說,北京一直在密切關注其動態發展情況,有能力監測出這一病毒,并且已對各大醫院醫生和疾控人員進行培訓,一旦病例出現,力爭第一時間控制住。浙江邊防總隊也對海港、空港各口岸進行了全面部署,浙江檢驗檢疫局也嚴防死守。 |
相關閱讀:
- [ 10-22]中國須適應GDP增速減退“新常態”
- [ 10-22]中國八大城市公眾社會信任水平回歸“尚可信任”
- [ 10-22]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院長:解決世界難題需中國參與
- [ 10-22]中國代際群體特征:90后樂觀 80后保守 70后現實
- [ 10-21]李克強定調中國經濟“三季報”:有信心 不輕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