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0月22日電(記者朱薇)27.8%存在合法性問題、49.4%存在合理性問題、61.4%存在規范性問題……在西南大學對重慶市政府現行176部政府規章出具的評估報告中,這樣一組沉甸甸的數字令不少政府部門“臉紅”與“震驚”。 去年6月,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重慶市政府與西南政法大學簽署委托協議,并整合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等院校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對全市所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進行全面掃描、逐一清理。 專家組對全部地方法規的合法性、合理性、協調性、執行性、實效性、規范性出具了詳盡的“診斷”報告,同時還對法規的立、并、廢、改問題開出建議“藥方”,對地方性法規提出了787條立法建議,對政府規章提出了734條立法建議。 “一直以來,地方政府規章大多是由部門主導立法,當我們把專家意見原汁原味地提交給相關部門時,部門的反應都比較強烈,有的可以用‘震驚’來形容。”重慶市法制辦主任張曉濤說,重慶市沒有委托了事,而是注重專家建議,力求消除部門利益法制化問題。 目前,重慶市政府對專家建議廢止的11部政府規章已進行了統一廢止;專家建議盡快修改的7部政府規章年內將完成修改出臺;對專家建議適時修改的政府規章,按照輕重緩急和立法程序逐步推進。此外,重慶市還建章立制,從實體內容和工作程序等方面強化對政府立法的管理和監督。 西南政法大學譚宗澤教授認為,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成為全社會共識。當下,所依的“法”質量高低十分關鍵。用更民主的辦法、更科學的程序來提高地方立法的質量十分必要。建議盡快建立地方性法規的定期清理機制,適時出臺定期清理的規定。 |
相關閱讀:
- [ 04-19]多地通過地方法規為城管擴權 涉城管腐敗屢發生
- [ 01-12]首部生態地方法規出臺 官員將受到終身究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