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標準提高一倍為下一步環境稅出臺奠定了非常好的條件。建議環境稅率最低點在現在的收費標準之上,以后隨著社會接受程度的提高再把稅率逐步提高。”蘇明告訴記者:“盡管收費標準提高了一倍,但是還遠遠達不到環境的治理成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不低于每污染當量1.2元,我們做過測算,治理的成本在每當量3元到3.4元。以后能否提到3元以上還比較困難。” 除了稅率之外,如何征管也是改革要考量的重要方面。記者了解到,計征方式的選擇與污染物排放稅的具體征管模式相關。如果選擇稅務部門自行征收的模式,由于排污費在廢氣和廢水等污染物的計征方式上涉及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專業要求,如果由稅務部門按此方法進行征收難以滿足相關條件,因此可能需要對計征方式進行相應調整。 “從收費改為稅收后,我認為稅收的征管模式應該是稅務主導、環保配合。現在收費主要是由環保部門說了算,有專門的監測部門,比較專業。下一步應該是稅務主導,還需要環保部門的專業知識配合。”蘇明表示。 此外,多位專家表示,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國際上也將碳稅作為生態保護的一個重要稅收手段。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促進國內節能減排,適時開征碳稅應該作為環境稅的一個重要內容。財科所多位專家建議,希望在2018年左右出臺碳稅。在起步時把碳稅作為環境稅的一個稅目更現實,社會阻力較小。隨后應該逐步把碳稅獨立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稅種,并適當提高稅率。 談及開征環境稅對行業的影響,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曾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如果對基礎性產品征收環境稅的話,會體現在整個價格鏈條上。“舉個例子,如果對電力企業征收環境稅,發電行業的利潤將下降。企業為了保持利潤,可能會提高電價,那么所有用電企業都會承擔稅負、增加成本。”張斌表示:“短期內,一些行業的利潤會受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企業通過采購環保設備,降低稅負,達到減排的效果,利潤應該是可以保證的。”記者趙婧 |
相關閱讀:
- [ 10-28]房產稅環境稅將成近兩年財稅立法領域重頭戲
- [ 08-27]北京公眾環境意識調查:過半受訪者支持征收環境稅
- [ 03-24]財政部部長:環境稅將逐步增加對排污懲罰
- [ 03-24]發改委:特大城市居住證掛鉤居住年限(圖)
- [ 03-17]環境保護稅立法將提速 倒逼企業治污減排自覺性
- [ 03-15]財政部專家談環境稅:有人聽到加稅就跳腳罵娘
- [ 03-03]不能光靠“關停并轉” 還需善用經濟手段—代表談環境治理
- [ 12-02]環境稅或逾千億 專家認為開征條件基本成熟
- [ 11-17]賈康:房產稅改革并非只為打壓房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