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京津冀三地應合作開發地熱資源應對霧霾
2014-12-01 07:22: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新社石家莊11月30日電 (高紅超)“京津冀地質生態環境協同發展高層論壇”30日在石家莊召開,會上多位地熱界專家建議,以地熱能供暖取代燃煤供暖將極大減輕大氣污染,京津冀三地應聯手開發豐富的地熱資源,在新興城鎮中建立起“綠色熱網”。 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勘察大師王秉忱在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北方燃煤城市污染日益加劇,霧霾問題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與人類生存的重要制約因素,京津冀地區首當其沖。 “中央出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為這個地區促進解決霧霾問題創造了良好條件。”王秉忱說,京津冀地區已制定了一些重大防治措施,加強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就是重要的舉措。 “與其他清潔能源相比,地熱具有資源量巨大、能源利用效率高、成本具有競爭性、二氧化碳減排效果明顯的優勢。”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汪集旸介紹,國內外實踐證明,利用地源熱泵技術開發淺層地熱能為建筑物供熱、制冷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 數據顯示,全球5km以內地熱資源量約4900萬億噸標煤,中國地熱資源約占全球資源量的六分之一。目前已勘查的可開發利用地熱資源以中國西南地區最為豐富,其次就是華北地區。 與會的地熱界專家紛紛提及成功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雄縣模式”。據了解,雄縣位于河北省保定地區,該縣地熱集中供暖面積已占城區集中供暖的85%,覆蓋縣城80%以上的居民小區,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無煙城”。 對此,汪集旸認為,京津冀地區可以進一步完善、推廣和提升“雄縣模式”,在集中成片供暖的基礎上,在新興城鎮中打造以地熱為主的“綠色熱網”,解決北方中、小新興城市冬季供暖的問題,同時減少碳排放對空氣造成的污染。 據悉,“京津冀地質生態環境協同發展高層論壇”由河北省地質學會、北京地質學會、天津地質學會、石家莊經濟學院共同主辦,與會學者分別對京津冀地區的地下水環境資源承載力、淺層地熱能開發、氣象與生態環境及災害防御等多方面進行了專題研討。(完) |
相關閱讀:
- [ 11-30]京津冀公交一卡通還未有實質推進
- [ 11-29]京津冀一卡通推行難 交通部住建部各有平臺標準
- [ 11-27]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率先推動京津冀交通運輸一體化
- [ 11-26]專家建議京津冀協同發展:實行離京辦事制度
- [ 11-26]京津冀局地有重度霾 黑龍江等地有10℃以上降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