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批“海淘”網民不愛國:境外直購不支持國貨
2014-12-02 07:42:17?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李大明】韓國民眾素來以愛用國貨著稱。然而,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興起,不少韓國消費者難擋進口產品的低價誘惑,紛紛選擇網購境外折扣商品,導致不少本土百貨商場即使打折也無人問津。為此,有韓國媒體憤怒地質問:“低價面前,愛國心哪去了?” 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1日報道稱,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潮同樣席卷韓國,不少韓國消費者感恩節晚緊盯歐美各大電商,“血拼”打折商品。有韓國專家表示,今年韓國“黑色星期五”期間的“海淘”數量與去年比有可能翻番。 為何韓國消費者如此青睞海外直購?價格便宜當然是首要因素。上班族樸先生說:“前不久我在韓國知名百貨店看到一件外套標價170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80韓元),而在一家美國大型購物網站上,同款外套包國際郵費的價格僅為80萬韓元。不知道流通商從中收取了多少回扣。” 據報道,韓國消費者的“海淘”范圍正從美國逐步拓展至中國、日本、歐洲等地。自詡為“6年資深海淘族”的家庭主婦申女士表示,自己去年結婚時通過在海外訂購各種家電,節省了超過300萬韓元。“購物沒有國境線,主要還是看價格。”申女士稱,在價簽面前,消費者不會有愛國心。 韓國零售業界對韓國網民紛紛“海淘”的現象表示擔憂。有業界人士抱怨道:“盡管韓國政府和企業界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但韓國內需市場還是不斷因消費停滯而縮水,現如今每年還有數萬億韓元的資金流向海外購物網站。不過,也有人認為,韓國消費品市場開放程度過低是一個重要原因。美英等發達國家的消費品進口比例一般能夠達到35%至40%,韓國卻僅有約9%。雖然韓國政府最近出臺了不少政策,試圖推動市場開放,但韓國消費品市場依然維持“獨家進口企業與流通企業聯手壟斷市場”的格局。 |
相關閱讀:
- [ 08-08]電改加速利好用電大戶 電解鋁企業年節省數億元成本
- [ 05-29]江西“太平洋直購”特大傳銷案終審宣判
- [ 11-08]大用戶直購電成新一輪電力改革突破口
- [ 09-04]太平洋直購網傳銷帝國覆滅:受害者680萬 騙取38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