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2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張鶯 單儒超)12月1日,新修訂的《家庭寄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南寧市民彭小賢雖沒有仔細研讀新辦法,但她知道,對自己家里的兩個“小女兒”要更加悉心照料了。 年近五十的彭小賢只生育了一名獨子,已參加工作,但如今在她膝下還有5歲的阿霞和9個月的阿歡兩個寄養的女兒。阿歡雖曾是一名棄嬰,但如今她在彭媽媽家里,和正常嬰兒一樣享受著來自父母的關愛。 “9個月前,剛出生三天的阿歡被警察送到了福利院,她被父母遺棄在馬路邊。經檢查她身體健康,兩天后我們聯系好了彭媽媽一家,把阿歡送到了這個家庭寄養。”南寧市社會福利院寄養部主任黃燕蘭這樣告訴記者。黃燕蘭所在的福利院同時也掛著“南寧市兒童福利院”的牌子,接收來自社會的孤兒、棄嬰等。 在廣西,民政部門一直面臨公辦福利機構缺乏、民辦福利機構良莠不齊的局面。在南寧,孤兒等主要集中在南寧市社會福利院。福利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陳麗寧介紹,目前在院470多名孩子,大多是殘障兒童,還有近200名健康或輕度殘疾的孩子被寄養在家庭。 目前我國福利院孤兒的撫養方式,主要有機構養育、家庭收養、模擬家庭照顧、代養、家庭寄養等。其中長期在福利院集體生活的孩子往往因感受不到家的溫暖而產生自我封閉感,進而產生性格缺陷。 |
相關閱讀:
- [ 11-30]一批法規規章12月1日起施行 安全事故最高可罰2000萬
- [ 11-25]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見 發現家暴未報案或將擔責
- [ 11-2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見稿(全文)
- [ 11-10]六旬老太照顧9名孤殘孩童 獻愛心充實晚年生活
- [ 10-23]家庭寄養新規12月1日正式實施 流浪兒童納入范圍
- [ 07-28]“超生家庭”女童寄養期滿后回家:淪落街頭乞討
- [ 07-09]浙江寄養女孩11年終落戶 感嘆“終于可以快樂生活”
- [ 05-31]北京試點困境兒童分類救助 擴大救助范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