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稅種僅3個由人大立法 專家吁稅收法定原則入憲
2014-12-27 18:13: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佐27日在2014中國稅法論壇上呼吁,稅收法定原則應直接寫入憲法。 在中國現行的18個稅種中,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車船稅這3個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其他絕大多數稅收事項都是依靠行政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來規定。這種現狀一直為學界所詬病。 劉佐指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根據上述要求,加強稅收法制建設,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就應首先完善憲法,補充和完善憲法中的稅收條款。 劉佐表示,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現行憲法都將稅收法定原則寫入,中國憲法中稅收條款的補充和完善可以從四個主要方面進行: 一是將稅收法定原則直接寫入憲法。可以移植《立法法》中關于稅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的規定,并進一步完善。 二是根據中國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需要,規定不同層級的稅收立法權,理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三是全面規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納稅的義務和可以依法享受的權利,增強納稅人依法納稅的意識,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四是規定相關的配套措施,建立合理、規范、公開的預算體制和科學嚴密的審計制度等。 “稅收法定原則的具體落實,應當根據憲法規定的原則和完善稅制、稅收管理制度的需要與可能,區分不同情況,逐步推進,并盡量加快步伐。”劉佐稱。 劉佐建議,條件比較成熟的稅收行政法規,如關稅條例,可以先行升格為法律;條件暫時不太成熟的稅收行政法規,如消費稅暫行條例,應當先行完善行政法規,待其比較成熟后再升格為法律;正在改革中的稅種,如增值稅、營業稅,應當加快改革步伐,在改革完成后適時制定法律;已經制定的某些稅法法律,如個人所得稅法,也應進行進一步完善。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當天的會上也指出,要加強稅收立法,走出部門立法的傳統,提高立法質量,特別重要的是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監督,所有的規范性文件都要納入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12月22日審議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其中對專屬立法權中的稅收基本制度作了進一步細化,規定稅種、納稅人、征稅對象、計稅依據,稅率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完) |
相關閱讀:
- [ 12-25]報告稱個稅過快增長 同比增12.4%比稅收增幅高5%
- [ 12-25]財政部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各地不得自定稅收優惠
- [ 12-22]立法法擬修改明確:稅收只能由法律規定
- [ 12-22]立法法擬修改明確:稅收只能由法律規定
- [ 12-13]成品油消費稅半月內再上調 加稅收入將用于治污
- [ 12-12]財政部專家否定“稅收手段干預油價下挫”:搞錯邏輯
- [ 12-10]國務院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 招商引資別濫用減稅
- [ 12-09]國務院發文全面清理已有稅收等優惠政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