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萬方)2014年重磅經濟數據昨日公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GDP增速為7.4%,其中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3%,全年GDP增速創下1990年以來的新低。 在2014年宏觀經濟成績單公布之時,人們不禁開始展望2015年的中國經濟走向。在改革向深水區逐漸探進的過程中,新常態成為中國經濟的主旋律,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是否會持續承壓,宏觀調控如何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學者、機構正用一個個關鍵詞勾勒出2015宏觀經濟的概覽圖。 關鍵詞一:壓力 ——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經濟新常態中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轉換為中高速增長。據統計,2014年我國GDP增速創下1990年以來新低,7.4%這個數字事實上是大多數經濟學家此前預測的結果。 對于2015年經濟增速,專家普遍認為下行狀況仍將持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發展經濟學系主任曹和平預計,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不會出現斷崖式的硬著陸。在經濟本身進入下行周期以及結構調整的陣痛下,預計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速繼續下行,但三季度GDP增速有望企穩回升,全年GDP增速保持在7%左右相當樂觀。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直言,經濟增速的快與慢,已不能與前30年相比較。她指出,經濟數據的背后蘊含的是一系列的“配套組件”,當前需要衡量的是,每萬億的增長要消耗多少資源,蘊含多少改革和創新的紅利。“我們的GDP現在是63萬億人民幣,這是相當于10萬億美元的生產總值概念,7%以上的增速就相當于7000億美元,甚至高于世界100多個國家的GDP總和,仍然是一個很快的增長速度”,左小蕾說。 關鍵詞二:質量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2015年宏觀經濟的另一大難題,在于平衡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的關系。從去年經濟數據來看,服務業、新型戰略產業崛起,產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消費在經濟增長中驅動作用穩步加強,增長動力結構發生變化。 事實上,在經濟結構調整、轉型的過程中,陣痛在所難免,要獲得結構性調整上的積極變化,需克服諸多壓力和挑戰。 在新華網財經、藍鯨傳媒共同舉辦的“2015年中國新經濟年會”上,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指出,處在轉型過程中的中國經濟面臨四個方面的陣痛:首先,煤炭、鋼鐵、水泥、造船等制造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制造業要“去產能化”;其次,政府負債率較高,企業負債率超過國際警戒線,金融要“去杠桿化”;再次,房地產泡沫嚴重,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要“去泡沫化”;最后是環境的要求,環境要‘去污染化’。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級經濟學家孫濤看來,新常態下,中國要接受經濟增長率下降的事實,避免飲鴆止渴,要果斷推進既定改革,完善結構。比如,服務業和消費的提升,貿易一體化,金融市場發展和結構轉換。 |
相關閱讀:
- [ 01-21]美媒:中國經濟提早開春 房地產有望恢復正增長
- [ 01-21]中國經濟年度表情2014:喜·樂·憂·盼
- [ 01-21]IMF預計中國經濟今明兩年增速分別為6.8%和6.3%
- [ 01-21]2014 消費支撐已成中國經濟增長新亮點
- [ 01-21]2014中國經濟,宏觀可喜微觀有憂
- [ 01-21]結構優化質量提升 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勢頭明顯
- [ 01-20]“克強頻道”在達沃斯為中國經濟發聲
- [ 01-20]金融界人士“把脈”中國經濟:風險可控,投資良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