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三:創新 ——創新宏觀調控手段 正如馬建堂所言,任何一個經濟體的經濟都會有波動,要熨平這個波動就是要靠政府的宏觀調控。如果說區間調控、定向調控,適時適度地預調微調等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在2014年成功“試水”,那么于2015年來說,它們或許將成為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很重要的促進因素。 在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常欣看來,定向調控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結構特點而進行的調控方式,可以稱之為結構性調控。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宏觀調控理念不同。 “結構性調控政策的引入,也完全順應和契合了后危機時代宏觀調控思維從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的重大轉變。在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過程中,單純依賴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手段已然不夠,以調整結構見長的供給管理手段逐漸成為宏觀調控的主線。”常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 關鍵詞四:動力 ——新常態下的新動力 2014年,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商業模式快速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蘊藏的潛力急速爆發,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 馬建堂毫無諱言地指出,去年傳統行業、重化工業、大宗原材料行業確實遇到不少困難,但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內容的新產品、新行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勢頭明顯。 不少學者普遍認為,新常態下的發展動力,逐漸從要素驅動轉換為創新驅動。 辜勝阻表示,經濟增長的動力必須從傳統的動力切換到新的動力,也就是說要有新的引擎,即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創新驅動”,從過度依賴“人口紅利”和“土地紅利”轉向靠深化改革來形成“制度紅利”,促進經濟內生增長,讓改革激發轉型活力。 “創新是一種典型的長期行為,不是短期的投機行為“,辜勝阻強調,在創新過程中,制度創新重于技術創新,人才激勵重于技術開發,營造環境重于集聚要素,作為創新“軟件”的創業創新文化重于設備廠房“硬件”,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意志”要轉化為“企業行為”。 關鍵詞五:通縮 ——通縮壓力上升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遠低于3.5%的通脹上限目標;全年PPI同比下降1.9%,自2012年3月以來已連續34個月負增長。在不少專家看來,通縮風險已經隱現。 匯豐經濟研究亞太區兼聯席主席、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表示,中國最大的新風險是通縮的風險顯現,需要政府通過貨幣政策寬松加碼、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及投融資提供改革措施加速來控制。 花旗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日前則指出,新一年中國面臨的通縮壓力有可能因歐洲和日本本幣貶值而加劇,2015年CPI很有可能低于2%。渣打銀行研報亦指出,2015年通縮加劇將侵蝕企業利潤,并因此拖累收入增長,預計2015年CPI平均漲幅將達2%。 但與此同時,也有學者指出,當前從宏觀數據表現出來的”通縮“實際上是一種”輸入性通縮“,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并不如想象中如此負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日前對媒體表示,我國目前的通縮主要是由于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所引發的輸入性通縮,這種輸入性通縮對中國經濟是“天上掉餡餅”,按照我國每年進口石油3億多噸來計算,一年可以節省一千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哪怕GDP下降至6.5%,國民收入也比以前高。 |
相關閱讀:
- [ 01-21]美媒:中國經濟提早開春 房地產有望恢復正增長
- [ 01-21]中國經濟年度表情2014:喜·樂·憂·盼
- [ 01-21]IMF預計中國經濟今明兩年增速分別為6.8%和6.3%
- [ 01-21]2014 消費支撐已成中國經濟增長新亮點
- [ 01-21]2014中國經濟,宏觀可喜微觀有憂
- [ 01-21]結構優化質量提升 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勢頭明顯
- [ 01-20]“克強頻道”在達沃斯為中國經濟發聲
- [ 01-20]金融界人士“把脈”中國經濟:風險可控,投資良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