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立:穩增長是今年經濟工作的第一要務
2015-01-28 12:11:06??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暉 |
分享到:
|
釋放農村發展的巨大潛力是破解需求不足問題的重要舉措。(資料圖片) 1981—2013年最終消費率、居民消費率、投資率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4)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科學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提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五項任務。其中第一項任務,就是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其余四項任務也都是圍繞著穩增長來部署的,包括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布局,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五項任務同時明確了結構調整的重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 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最終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是同一問題的兩種表述方式。宏觀經濟對策必須緊緊抓住解決這個主要矛盾來進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縱觀30多年來的發展軌跡,我們基本是依靠高投資、高消耗、高污染來支持經濟的高增長,走的是一條粗放型的發展道路。對此,不能苛求于前人。因為當時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短缺,是商品的極度匱乏。我們用20年的時間消滅了短缺,這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但由于對高投資率、低消費率的嚴重后果覺悟較遲,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上投資增長的巨大慣性,以致30年來投資率一路攀升,最終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一路下降,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陷入目前的扭曲狀態,這就是當前經濟下行、需求不足、增長乏力的根本原因。從1981年到2013年,我國投資率從32.5%一路攀升至47.8%,同期,最終消費率從67.1%下降到49.8%,居民消費率從52.5%下降到36.2%,分別上升了15.3個百分點和下降了17.3、16.3個百分點(見下圖)。目前我國每年創造的GDP總量,將近一半用于擴大再生產,僅僅有三分之一多一點用于13多億人消費。美國的居民消費率為70%。像我國這樣的投資與消費結構在全球各國是絕無僅有的,是注定不可持續的。 顯而易見,我國經濟發展已由供給約束階段轉變到需求約束階段。需求不足的問題不突破,其他措施難以發揮大的作用。結構調整的主要目的就是從結構轉換中創造和釋放出新的需求。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和研究機構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破解需求瓶頸上。 馬克思用畢生精力研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規律,最后得出結論,生產能力無限擴張和廣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個矛盾必然導致周期性的生產過剩的危機。戰后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通過加強經濟預測、宏觀調控和發展福利社會,使過剩的矛盾得以緩解。我國從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現在,只有20年的時間。對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認識不深、研究不夠,雖然已經有效地解決了計劃經濟下的短缺問題,但對過剩問題尚未破題。 |
相關閱讀:
- [ 01-21]2014年GDP同比增7.4% 今年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
- [ 01-21]結構優化質量提升 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勢頭明顯
- [ 01-16]新常態需要鍛造新能力
- [ 01-15]機構預測2014年投資增速不足16% 創13年新低
- [ 01-13]傳言太原將限購機動車 市委書記:根本沒有研究過
- [ 01-09]李佐軍: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全年經濟開局
- [ 01-08]楊岳李紅在榕指導督促落實省委全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 01-05]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于去年 GDP有望增7%以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