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秘“網絡敲詐整治行動”舉報進行時 “刪帖費用今天不到位,明天價位就上漲”——這條“霸氣外露”的涉嫌敲詐信息赫然出現在電腦屏幕上,隨即舉報信息被記錄在案…… 在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一間5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電話聲此起彼伏,20臺同時能受理郵件和電話舉報的電腦24小時不間斷處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報送信息。 1月21日,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四部門聯合啟動“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受理舉報的流程如何進行?網絡敲詐背后利益鏈怎樣形成?法治大網如何布局?記者近日走訪了網信辦,并來到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一探究竟。 10天舉報信息超過1500件 網絡敲詐種類“花樣繁多”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專項整治行動開展10天以來,舉報中心已接到舉報超過1500件,其中郵件舉報800余件,電話舉報超700件。 根據已受理的舉報線索,這些實施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不法行為,向企業或個人開出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刪帖費用。“他們流水化作業,氣焰囂張,有恃無恐。”這位工作人員說,“對不及時交錢的,還要威脅加價。” 記者調閱了大量舉報信息,看到花樣繁多的敲詐行為: 私自開設“國”字頭虛假網站。有的網站和個人冒用國家機關或社會行業組織的名義,私自開設以“中國”“國家”等為名頭的虛假新聞網站,大張旗鼓報道地方黨政機關和企業的虛假信息或誹謗報道,索取“宣傳費”“贊助費”“合作費”,作為刪除相關報道的條件。 開網店公開叫賣“刪帖”。一些網絡公關公司開設網站,并通過博客、論壇、微博等互動欄目明目張膽做“廣告”,甚至在一些電子商務網站開網店,公開叫賣收費刪帖。 以“揭黑”為名進行敲詐。一些不法網站和自媒體以維權、監督、揭黑為名集納負面信息進行敲詐…… “當前,網絡敲詐、有償刪帖已成為社會的毒瘤。這項行動開展以來,群眾舉報相當踴躍,現在每天晚上三四名工作人員值班,接受舉報。”舉報中心主任張成剛介紹說。 按照舉報中心工作流程,他們接到舉報后,會第一時間整理分類相關舉報信息,并隨后向執法部門進行轉交。 目前,舉報中心已向執法部門轉交有效舉報線索492條,其中舉報網站集納或發布負面信息,向企業或個人直接收費刪帖的線索133個;舉報網站以廣告費、合作費、贊助費等為條件,向當事人變相收費刪帖的線索109個;舉報以維權、監督、揭黑為名,集納負面信息,涉嫌敲詐的網站及博客賬號133個;舉報冒用各級黨政機關或社會組織名義,涉嫌敲詐的虛假新聞網站、行業網站12個;舉報網絡公關公司、公關網站、刪帖QQ群、個人賬號105個。 發帖刪帖“正反都要錢” 斬斷背后“利益鏈”刻不容緩 “對愿意合作的企業,網站發正面報道,對不愿意合作的企業,發負面報道要挾”“一面發帖、一面刪帖,正反都要錢”……“錢”字當頭,這是網絡敲詐、有償刪帖的共性。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毒瘤’和網絡空間的‘霧霾’”,國家網信辦副主任彭波概括出“五宗罪”: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嚴重侵害群眾合法權益;嚴重破壞網絡傳播秩序;嚴重損害網絡管理部門和網絡媒體形象;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隨著一系列涉嫌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案件的查處,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條逐漸浮現在人們的眼前—— 2015年1月,北京口碑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及3名高管向客戶提供有償刪帖服務,涉嫌非法經營,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受審。檢察機關指控,該公司多次通過信息網絡提供有償刪帖信息服務,經營額達218200元。 2014年9月,21世紀網包括主編、副主編在內的相關人員因涉嫌特大新聞敲詐案被上海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涉案人員以21世紀網為主要平臺,尋找具有“上市”“擬上市”等題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作為“目標”對象進行非法活動,先后迫使100多家IPO企業、上市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收取每家企業20萬至30萬元費用,累計數億元。伙同21世紀網實施敲詐勒索的上海潤言公關公司,2009年以來的營業額超過12億元。 除了不法網站外,一些個人也唯利是圖、鋌而走險,采取“獨狼”式方法利用微博、博客、微信公眾賬號散布不實信息,要挾企業和個人,或是組成團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敲詐。 經查,2013年底,杭州某網絡公司技術總監周某伙同譚某、王某,利用譚某通過“黑”進網站非法獲得的西祠胡同網站多個版主賬號及密碼,提供有償信息刪除服務,非法經營數額超過25萬元。 2009年11月至2012年8月間,原騰訊網新聞中心健康頻道編輯王某違規幫助李某及北京雅歌時代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新訊天下(北京)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等公司刪除騰訊網信息,非法收受款19.4萬余元。王某還向搜狐公司網安中心高級經理何某行賄49.95萬元,請其協助刪除其他網站負面信息。 總體來看,網絡敲詐行為已形成利益鏈,負面帖文一發布,便有“網絡公關”人員主動聯系受害者,告知收費刪帖,這些不法分子往往掌握多個網站資源,受害者交費刪帖后,他們會再發一批負面信息,對受害者進行反復敲詐。 斬斷網絡敲詐的“利益鏈”已刻不容緩。據了解,僅2014年國家網信辦就已經關閉各類違法違規網站2200余家,關閉違法違規頻道和欄目300多個,關閉違法違規論壇、博客、微博客、微信、QQ等各類賬號2000多萬個。隨著群眾舉報力度不斷加大,更多的網絡違法行為將無所遁形。 嚴查“內鬼” 發現問題一追到底 合法網站亂象叢生、非法網站招搖撞騙、非法網絡公關蔓延成風、互聯網主管機關個別干部監守自盜——這是國家網信辦梳理出的四大亂象。其中,“互聯網主管機關個別干部監守自盜”這條尤為刺眼。 2008年到2010年間,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五局原副局長高劍云利用職務之便,為某公司刪除網上負面報道等提供幫助,索要、收受賄賂數額較大。去年4月,中央紀委監察部宣布對其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立案調查。目前高劍云已經被開除黨籍、公職,涉嫌犯罪問題及有關線索已經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2009年8月到2012年8月間,海口市公安局網警支隊一大隊原副大隊長魏壹寧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幫助他人刪帖收受“好處費”70余萬元。去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法院作出終審判決,以受賄罪判處魏壹寧有期徒刑10年。 “我們決不護犢,決不護短,決不心慈手軟,發現問題一查到底,任何人都沒有‘豁免權’,查到誰就是誰。”對于整治“內鬼”,彭波明確表態。 首次加強整治“內鬼”,這是本次專項整治工作最鮮明的特點。四部門不僅要針對新聞網站、商業網站、非法網站、提供公共信息服務的社交網絡賬號及網絡公關公司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行動,同時還專門針對各級網信部門和網信隊伍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 目前,各地網信部門已經全面行動,北京、黑龍江、海南、四川等地網信部門表示,要把此次專項整治作為全面加強網信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嚴查“內鬼”、清理門戶,做到“正人先正己”,切實防止“燈下黑”。(記者羅宇凡) |
相關閱讀:
- [ 01-28]網信系統動員“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
- [ 01-27]向“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新聞尋租說“不”
- [ 01-27]男子偷公墓骨灰盒索要20萬元 因敲詐勒索罪獲刑
- [ 01-26]網信辦公布“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十大典型案例
- [ 01-26]中工時評:凈化網絡空間,需標本兼治下“猛藥”
- [ 01-25]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是網絡時代的毒瘤
- [ 01-25]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是網絡時代的毒瘤
- [ 01-23]清除網絡管理中的“木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