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大宗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如何在“雙重擠壓”下提高農業競爭力,是要面對的一個重大考驗。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要面對的一個重大挑戰。如何在城鎮化深入發展背景下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是要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破解這些難題,是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 日前,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中央發布的連續第12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文件的發布,凸顯了經濟新常態下,中央對農業農村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視,也成為觀察我國“三農”發展方向的重要窗口。 從粗放到集約 農業更重質量效益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為此,中央一號文件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出了新要求:“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這就要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農業必須由粗放經營轉向集約發展,由拼資源、環境、投入轉向依靠科技、創新上來,尤其是注重提高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提高競爭力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眼下,國內農業生產成本持續上升,導致農業比較效益持續走低。而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連續下降,已不同程度低于國內價格,導致進口增加。成本“地板”上升與價格“天花板”下壓,給我國農業競爭力帶來雙重擠壓。以蔬菜為例,目前全國蔬菜面積超過3億畝,人均占有量超1000斤。但蔬菜需求持續剛性增長,預計到2020年增加9000多萬噸。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司長葉貞琴說,由于資源約束日益強化、勞動力素質下降,必須把農業生產著力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上,放在提高單產、降低損耗上。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合理安排農業產業發展優先序。專家認為,這就要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谷物、口糧保住,在此基礎上,統籌兼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 注重可持續發展意味著要加強農業生態治理。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這符合我國農業的現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說,我國農業資源環境已接近承載極限。多年來,農村面源污染、耕地質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溫飽問題解決后,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改善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更高。要堅持“保護”和“治理”并重,讓那些透支的農業資源、環境得到休養生息。同時,要強化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 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臺。目前,我國有食品生產企業40多萬家、食品經營主體300多萬個,小作坊、小攤販更是難以計數。盡管一些企業和一些地方建立了質量可追溯平臺,但由于可追溯系統歸屬不同,大多沒有實現信息共享和全程覆蓋。專家認為,中央一號文件的這一提法抓住了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有利于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
相關閱讀:
- [ 02-02]國內|2014第二輪巡視整改:13份清單顯刮骨療毒決心 解讀中央一號文件
- [ 02-02]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糧食生產穩住了就能穩坐釣魚臺
- [ 02-01]中央一號文件何以頻頻鎖定“三農”
- [ 10-23]家庭寄養新規12月實施 韓俊任中財辦副主任 長期參與中央一號文件起草
- [ 10-23]韓俊任中財辦副主任 長期參與中央一號文件起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