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出“普降+定向”組合拳 小微、三農獲甘露
2015-02-08 15:36:19?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姚毅婧)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央行還宣布,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不少業內人士將此次降準稱為“普降+定向”的組合拳。既凸顯出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又蘊含支持結構調整的含義。 為結構改革提供空間 剛剛公布的2014年經濟數據顯示,2014年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創下1990年以來新低;而剛剛公布的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兩年多來首次跌破50%榮枯線,顯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 雖說政府始終強調不單純看經濟增長的速度,而是看經濟增長的質量,但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為結構改革提供空間。對此,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央行本次降準在預料之中,因為從數據上看,實體經濟已經出現過冷的跡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央行選擇降準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當前實體經濟繼續疲軟,出現經濟過冷的跡象,一些信用風險也開始暴露;其二,通過定向降準來達到結構性調整的目標。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此番降準這是對此前PMI跌破50的反應,與“以降準驅動貶值一致”,將降低金融機構成本,所釋放出的長期限資金有助于穩定金融機構預期,引導融資成本下降。這也意味著中國對全球競相的寬松做出反應,意味著人民幣匯率也將進入貶值通道,否則降準就僅僅只有脈沖效果,而無助于中國經濟的企穩。 “貨幣政策需要有適當調整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農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近期股市成為金融市場焦點,商業銀行普遍面臨存款流失、負債管理趨緊、個別銀行甚至出現存貸比考核告急或流動性不足情況,而降準有助于商業銀行更好管理負債和流動性。 小微、“三農”獲“甘露” “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對于央行的定向普惠政策,業內認為小微企業以及三農獲得的“甘露”。 據分析,此次定向降準覆蓋大約2/3的城商行、80%的非縣域農商行和90%的非縣域農合行,使其信貸投放能力和規模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有利于進一步增強相應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對穩定金融機構預期、引導融資成本下降起到積極作用。 目前,小微企業、“三農”產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此前降息,似乎并未緩解,而此次降準釋放了有力信號,通過減輕銀行負擔將明顯有助降低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稻葵認為,中國金融機構平均規模都比較大,小微企業沒有相應地位和話語權,,很難獲得低價資金。定向降準會有一定緩解作用,但是真正解決這一問題還要其他改革綜合推進。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降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緩解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尤其是小微企業和“三農”面臨的壓力更大,理所應當是調控傾斜的重點。 向松祚分析,降準釋放的可貸資金是否能夠真正流入到實體經濟要取決于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和信貸政策。他預計,新興行業將獲得更多資金支持,傳統制造業、房地產業信貸資金依然趨緊。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有望獲得更多信貸支持。“預計新興行業將獲得更多資金支持,傳統制造業、房地產業信貸資金依然趨緊。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有望獲得更多信貸支持。 |
相關閱讀:
- [ 02-07]“穩增長、調結構”依然是央行降準的“主旋律”
- [ 02-07]央行研究局局長:降準不是強刺激的開始
- [ 02-06]央行降準后再放水 A股任性不領情高開低走不回頭
- [ 02-06]央行降準減少榕房企融資成本 按揭貸款更寬松
- [ 02-06]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中國未進入通道性降準或強刺激
- [ 02-06]央行研究局局長:全面降準不是強刺激的開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