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蘇浙三產內部結構轉變——GDP增長效率在提升 【數據】京、滬上半年的增速與全國平均增速持平,在經濟增長保持穩健的同時,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1%,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北京第三產業中的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增長較快,對上半年GDP的貢獻率超過70%。 2014年,我國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例關系是9.2:42.6:48.2,這一比例關系與我國目前發展所處的階段比較吻合。從上半年看,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高,達到49.5%。 比較各地第三產業的增速,大多超過了同期GDP增速——上海第三產業增長10.2%,遠高于第一產業的-8.1%和第二產業的1.9%,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力量。10%以上的增速也使上海成為全國第三產業增速最快的地區。同樣,北京三次產業的表現也呈同樣趨勢——第一產業增速大幅下降16.5%,第二產業增速4.3%,第三產業的增速卻達到7.9%。天津第三產業增長也較為可觀,上半年增加值超過4000億元,9.6%的增幅高于第一產業的2%和第二產業的9.4%。 增長可喜,質量更關鍵。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成為各地產業發展特點,但我國產業結構方面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內部。從第三產業內部來看,結構性矛盾表現為整體競爭力不強,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充分。我國是貨物貿易順差國,但卻是服務貿易逆差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服務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的事實。如何加快創新驅動,提高第三產業中智力化、資本化、專業化、效率化的高端服務業比重是關鍵。 部分地方已把目光瞄準高端服務業。江蘇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上半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成為全省服務業稅收增長主力,增速分別達到35.8%和31.6%。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稅收同比增幅也超過兩位數。” 而從浙江看,上半年以電信、互聯網及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文化服務業的增長成為新亮點——浙江省上半年文化服務出口達2241萬美元,同比增長122.99%。其中,出口到美國占34.19%;出口至英國占12.25%;出口至日本占12.02%。從文化服務業出口額與目的地可以看出,隨著“互聯網+”和文化服務貿易品牌的形成,服務業孕育著巨大潛力。 12下一頁 12下一頁 |
相關閱讀:
- [ 07-28]龍巖市永定區長陳廈生強調“絕不要帶血的GDP”
- [ 07-28]25省份GDP增速較一季度回升:遼寧GDP增速最低
- [ 07-23]22省市曬出上半年成績單 21省份GDP增速跑贏全國
- [ 07-23]22省市曬出上半年成績單 21省份GDP增速跑贏全國
- [ 07-22]21省區市GDP增長快于一季度 東部回暖跡象明顯
- [ 07-21]地產大佬:今年中國房價漲幅不會高于GDP增速
- [ 07-17]高路易:中國經濟增長改善 下半年不利因素減少
- [ 07-17]王振峰:上半年GDP增速7% 還要緊緊抓住“四大機遇”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