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宏觀調控主要目標完成率為91.7分,應當說屬于A-”。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接受《新常態·光明論》專訪時表示,只要中國保持在7%增長率范圍內,不僅中國經濟巨輪會“行穩致遠”,而且對世界經濟增長也會做出最大貢獻。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經濟交出“GDP增長7%”的半年報實屬不易。如何評價上半年的成績呢?胡鞍鋼向光明網記者表示,評價政府的經濟治理能力是根據目標一致法,即根據當年《政府工作報道》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及其實現或完成程度來評價。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了七大目標、十二個指標,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從上半年公布的數據來看,除進出口增長的一些指標沒有實現,其他指標都已實現?!鞍凑帐€指標打分的話,上半年的宏觀調控主要目標完成率為91.7分,屬于A-”。 今年上半年全國進出口11.53萬億元,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6.57萬億元,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降幅為-15.5%?!斑M出口增長大幅下降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最為嚴重的,與2009年情形與比較接近”。胡鞍鋼分析認為,上半年進出口增長率沒有實現主要是受外部因素即國際環境的影響。 因為外部因素既不可測,也不可控。例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的進出口額增長率按人民幣元計算為-0.44%,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最嚴峻的時候為-16.3%,而當年全球貿易增長率為-10.6%?!爸饕€是來自于發達國家的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全球貿易再次出現負增長”。胡鞍鋼分析認為,這反映了深度參與并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經濟不可能在一體化的過程中獨善其身。盡管如此,中國政府還是有戰略定力,沒有再次按凱恩斯主義的方式搞大規模的刺激方案,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式促進穩增長、調結構、保就業。這也解釋了為何在經濟增速回落的同時,就業形勢還能保持穩定。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是7%,比去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但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成為上半年最大的亮點之一,胡鞍鋼預測今年有可能接近或突破1400萬的新增就業規模,超額完成“2015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以上”的預期目標。 如何評價中國的經濟增長率,胡鞍鋼認為需要從兩個視角來看。一是歷史視角。客觀的看,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率達到7%是1991年以來最低的增長率。但是,從經濟規模以及新增規模來看,就完全不一樣了。1991年我國GDP只有2.19萬億元,2015年經濟規模預計會超過68萬億元左右(這是在考慮到7%的增長率以及平減指數上漲率),按名義值計算相當于1991年的31倍。因此,2015年經濟增長率達到7%的話,新增的GDP規模就相當于1991年的31倍左右。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經濟規模越大,同一個經濟增長率就有不同的新增經濟規模。反過來講,經濟規模越大,經濟增長率就有可能有所減緩。胡鞍鋼指出,中國已經實現了從1978-2011年期間長達33年的時間10%左右高速增長階段,逐步轉向今后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 二是國際視角,1991年中國GDP規模為3816億美元,在世界排名11位,按世界銀行所提供的數據,美國GDP相當于中國的16.18倍;2014年中國GDP規模已經達到了10.36萬億美元,2015年我國預計會超過11.27萬億美元(還要考慮到人民幣和美元兌換的因素),凈增9000億美元左右,按名義值相當于1991年的30倍,在世界上排居第2位,與美國的GDP(18.0萬億美元)相對差距縮小為1.60倍。按新增GDP計算,中國對全球GDP新增量的貢獻率將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從英國《經濟學家》(2015年8月1日-7日)提供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2.9%、歐盟為1.0%、日本為-0.9%、印度最好達到7.5%,超過了中國。不過,印度的GDP規模比較小,2014年僅有2.07萬億美元,中國相當于印度的5.0倍,從新增GDP規模來看,中國也接近印度的5倍。當然,我們也希望印度能夠保持在7%以上的增長,從而一同帶動新興經濟體恢復高增長,進而帶動南亞國家經濟高增長。從全球來看,在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各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也是分化,除了美國之外,發達國家將處在“長期停滯”的新常態,新興經濟體也在分化,如巴西上半年為-1.6%,俄羅斯為-2.2%,而中國、印度、南非、沙特阿拉伯等都保持了正增長。 只要中國保持在7%增長率的范圍內,不僅中國經濟巨輪會“行穩致遠”,而且對世界經濟增長也會做出最大貢獻。 下半年的經濟增長走勢如何?胡鞍鋼分析認為,從經濟增長周期的視角來看,此次經濟增長周期是從2002年開始進入上行期,直到2007年達到最高峰(為14.2%),開始進入下行期,受到國際經濟危機沖擊之后,出臺了一攬子刺激方案,使得經濟增長率從2009年的9.2%略有回升到2010年的10.6%。而后持續下行,到今年上半年的7.0%,應當說已經達到此次經濟周期的最低點。到今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新的經濟周期的上行期。即使國際環境特別是國際貿易持續下降的話,也會在明年開始進入新的經濟增長周期的上行期。這主要不是外需帶動,而是內需和內生增長動力所驅動的。(光明網記者張琳) |
相關閱讀:
- [ 08-12]經濟日報:結構調整要做四則運算
- [ 08-12]老眼光看不清中國經濟
- [ 08-12]中國官方連發數箭穩增長 力保全年經濟達標
- [ 08-12]實體經濟投資意愿回暖 扶持政策起效產業利潤回升
- [ 08-11]羅援:為抗戰老兵發放補貼政治意義遠超經濟意義
- [ 08-11]習近平的8大經濟觀
- [ 08-11]韓國政府為提振經濟 對外國人采取退稅優惠政策
- [ 08-11]經濟日報:民生保障要“實”字當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