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9日電 綜合消息:日本政府罔顧國會內部反對和民眾抗議,在19日凌晨通過新安保法案,解禁集體自衛權,招致國際輿論廣泛批評和警惕之聲。
美聯社形容稱,日本國會上演了一場“意志的較量”。
《朝鮮日報》報道稱,日本民主黨代表岡田克表示,法案的通過給日本民主主義和立憲主義留下巨大傷痕。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稱此舉是“破壞憲法和平主義、破壞國民主權的歷史暴行。”日本民主黨干事枝野幸男指出,新安保法案的內容、立法過程及教義,有可能令日本作為和平民主國家過去70年走過的道路倒退。
法新社指,對于一向安靜的日本國會來說,此類場面“非常罕見”。英國廣播公司稱,國會外連日不分晝夜抗議安保法案的民眾聲勢聲援了國會內的反對陣營,19日凌晨法案通過后,示威者仍未散去,高呼“廢除安保法案”、“安倍辭職”等口號,繼續抗議。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指出,重新定位自衛隊作用的想法并非來自日本國會,實際上是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的系列步驟所決定的。日本國會和國內抗議不斷,安倍的支持率在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合法化的新安保法案后將進一步下降。
美國之音評論說,法案通過對于安倍來說是一個立法的“勝利”,但是他喪失了公眾的信任。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反對者指責新安保法案破壞和平憲法,亦批評安倍晉三的“獨裁”手段。
有消息稱,一批日本憲法學者計劃組織千人律師團隊,在法庭上挑戰新安保法案。
有外媒認為,日本謀求通過新安保法案鞏固其軍事強國地位,離不開美國的支撐。俄羅斯專家維克多·帕夫里亞金科指出,美國意在鞏固制衡機制,日本要顯示其確實是美國的軍事政治盟友。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將尋找新的武器銷售市場,對日本來說,在亞洲政策中這將是全新的步驟。他認為,在日本通過新安保法案后,整個亞太地區都將面對新的地緣政治形勢,緊隨其后,在本地軍事政治平衡中,也許將出現新趨勢。
路透社的報道則指出,隨著法律上的改變,日本幾乎可以做到美國所要求的一切,比如提供軍火和后衛支持,但如果日本無法達到美國的過高期望,意味著美國對日本不再抱有幻想,那可能導致雙方嫌隙。新安保法案還可能讓日本卷入美國主導的沖突。
國際輿論還警惕安倍政權下一步動作。《聯合早報》的報道指出,日本政府通過安保關聯法,無疑留下違憲的禍根,安倍這次拋出安保法制,或許是在試探日本民眾對違憲的敏感度,不排除他的下一步是要走向修憲的正題,要求日本民眾對和平憲法進行判決。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指出,新安保法案成立對安倍政權作何影響,反對的民意是否繼續抗爭,行使集體自衛權是否對日本有利,是日本現在和未來的關心焦點。
報道強調,日本應努力與中國改善關系,包括降低誤解、建立海上聯絡機制等危機管理機制等,此外還應在國會正面討論、檢視二戰史,以助于判斷下次戰爭的必要與不必要。
韓國政府敦促日本政府以對地區和平穩定有利的方向透明的制定和落實軍事安全政策,強調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時須尊重第三國國家主權。
中國外交部表示,日方近來加緊強化軍事力量,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與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已經引發國際社會對日本是否要放棄專守防衛政策和戰后所走的和平發展道路的質疑。中國國防部鄭重敦促日方在軍事安全領域慎重行事,多做有助于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的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