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賣飲料的路邊攤 橋畔的腳店 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唯一一幅精品,屬一級國寶。而近日開展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石渠寶笈特展”更是讓這幅塵封幾百年的傳世珍寶再次令世人“瘋狂”。 據了解,人們為看《清明上河圖》需要排隊6小時,但真正能與這幅經典作品面對面品鑒賞閱的時間卻“不到三分鐘”。那么在此次全卷展出中,如何能在3分鐘內抓住《清明上河圖》的精髓?應該注意看哪些畫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解密《清明上河圖》中那些鮮為人知的場景! 提前做功課 與國寶“見面”更從容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全卷可分為三個段落。展開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繪的是上土橋及大汴河兩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則描繪了汴京市區的街景。 其以精致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時代清明時節首都汴京(今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筑和民生。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于變化的畫面中。全卷共500多個人物,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早年游學汴京,后習繪畫,宋徽宗時期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中國畫中以界筆、直尺劃線的技法,用以表現宮室、樓臺、屋宇等題材,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他的畫自成一家,別具一格。他的畫作大都散失,只有《清明上河圖》完好地保存下來。 這幾個“鏡頭”不可不看! 1 北宋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燈箱廣告 畫中一家“正店”,相當于現在的“五星級酒店”,在北宋是名副其實的酒店。開封城像這樣的“正店”共有七十二家?!笆_店”比“正店”差一檔,門口的方柱標牌到晚上時可以在箱內點上蠟燭,這可能是最早的燈箱廣告了。為滿足市民夜生活的需求,原先坊市制下長期實行的“夜禁”也自然而然宣布取消,開封城里出現了“夜市”、“早市”和“鬼市”。“燈箱廣告牌”印證了夜市的繁華。 2 宋代小夫妻逛街買花“秀恩愛” 在“孫羊正店”大門前,有一對小夫妻正在買花。小嬌妻親昵地將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經過的一頂轎子,轎夫的眼睛盯著這對小夫妻看,結果路都走彎了。 歷史上,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就曾和丈夫趙明誠一起穿街過巷,搜求金石書畫。不同的是,作為貴族女眷,李清照需要女扮男裝喬裝一番。此外,宋朝市民以買花、插花為生活時尚,很像今天我們常說的“小資”生活。 3 宋人以喝飲料為時尚 在一個路邊攤,掛著一個招牌,上寫“香飲子”。“香飲子”是什么?就是飲料。宋人以喝飲料為時尚,市場上當然就有各色飲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還有冷飲消暑。據《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六月時節,汴梁的“巷陌路口、橋門市進”都有人叫賣“冰雪涼水、荔枝膏”,“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 4 北宋科舉考生熱衷算命 在卷尾有一個情景,“解”字招牌下圍著一群人。過去認為這是說書場景,不過有書畫專家認為,其實這是解命之地,就是算命。理由是如果是說書場景,說書人周圍會有不同年齡、各種身份的聽客,還會有小孩混在里面。而畫中周圍的人大都儒生打扮,年齡也差不多,集中在這兒,看來他們有共同關心的問題,那只能是科舉考試。在清明節過后大概兩三個星期,要舉行全國性的科舉考試。當時北宋專門給考生算命的人就有好幾千。在考試之前請人算一卦是很重要的考前一“課”。 5 女性被排除 在公共空間之外 《清明上河圖》中的主體人物共有500余位,但細數之下,其中的女性僅占20位。絕大多數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間之外,這無疑暗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觀念。 宋代實行男女隔離的政策,特別是貴族女性更應足不出戶,守閨持家。她們很少能接觸到家庭成員以外的男性,纏足的風俗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盛行的。 另一方面,《清明上河圖》中出現的女性又大多與小孩兒或家務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儒家思想里,母子關系是家庭和諧安寧的基礎,敬母教子則是值得尊崇的禮儀。只有因孩子需要,女性與陌生人的接觸才被看做是合理的。 |
相關閱讀:
- [ 09-20]《清明上河圖》在故宮展出 觀眾甘愿排隊6小時
- [ 09-12]故宮專家談清明上河圖:畫中含隱憂 曾沒什么人看
- [ 09-09]清明上河圖十年一現 八千多人故宮排長隊參觀(圖)
- [ 09-08]九十九灣將打造成漳州版“清明上河圖”
- [ 09-05]龍文打造漳州版“清明上河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