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30日電(田原)近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了《中國證監會派出初構監管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職責規定》,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職責規定》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部署,適應資本市場監管新形勢、新任務的具體舉措,對于解決監管實踐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進一步明確派出機構核心職責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整合監管資源,推進監管轉型,提高監管效能。 《職責規定》共七章、五十一條分別為總則、日常監管、風險防范與處置、案件調查與行政處罰、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其他職責、附則。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關于日常監管。派出機構負責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中國證監會的授權開展行政許可相關工作,對資本市場相關市場主體實施檢查,并按照規定接收相關市場主體依法報送的業務、財務等備案報告材料,進行審閱分析。派出機構實施檢查或其他日常監管活動發現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情形的,或者發現重大風險和問題的,應當依法采取相應的措施。 二是關于風險防范與處置。規定派出機構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開展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工作加強對市場的動態監測監控,督促市場主體提高防范和化解風階的能力。同時,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有關規定,明確派出機構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債券違約、區域性股權市場、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等的風險防范和處置職責。 三是關于案件調查與行政處罰。擴展派出機構立案調查和協查工作職責,完善案件調查工作機制,明確派出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案件的審理、聽證工作等。案件調查過程中依法采取凍結、查封等強制措施的,派出機構按照規定負責實施。對于達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案件,派出機構將履行相應的移送程序。 四是關于投資者教育與保護。規定派出機構負責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組織推動投資者教育相關工作,建立常態化的投資者意見征求機制,并按照規定開展轄區證券期貨投資者調查和權益評價。同時派出機構負責建立健全轄區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障檢查制度以及投訴處理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并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推動建立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除上述職責外派出機構還負責按照規定履行發展創新、統計調查、誠信建設、信訪舉報事項處理、信息公開、法律事務、輿情監側以及監管協助等職責。 自9月11日《職責規定》公開征求意見以來社會各方向我會反饋了相關意見建議。總的來看社會各方對《職貴規定》評價正面、積極認為《職責規定》進一步明確了泥出機構監管職責范圍,有助于增強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對相關意見進行了認真研究。對于多數表述調整性意見我們均予采納,并對《職責規定》作了修改完善。其他一些意見主要涉及證監會派出機構職責范圍的增減變化問題而《職責規定》主要定位于突出對派出機構監管職責的基本授權、整合歸納實體規范規定的派出機構現有職責等,所以這些意見我們未予采納待進一步制定修改相關實體規范時一并予以考慮。 《職責規定》的發布實施有助于進一步落實監管轉型要求完善監管執法體制促進派出機構更好地履行一線監管職責提 高監管機構應對市場創新發展的能力有效 打擊各類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更好地實現中國證監會“兩維護、一捉進”的核白職責。 |
相關閱讀:
- [ 10-30]證監會開展扶貧日活動 含“新三板”支持定點縣等
- [ 10-27]分析稱巨額處罰難擋妖股再現 證監會監管轉型加快
- [ 10-24]證監會半年查處重大案件106起 93名涉案人被限制出境
- [ 10-24]證監會擬對12宗操縱證券市場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 [ 10-22]常規與專項并舉 證監會組合拳打擊違法違規
- [ 10-17]證監會處罰4宗內幕交易和1宗造謠案 擬罰沒1億元
- [ 10-16]證監會擬對5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罰沒金額超1億元
- [ 10-16]證監會擬對五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罰沒金額超1億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