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中全會:創新升至中國五大發展理念之首
2015-10-30 19:00:08?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林雯晶 劉寶琴 |
分享到:
|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蘭紅光 攝 徐洪才表示,在海外對未來中國經濟能否順利轉型心懷疑慮之際,五中全會公報對創新“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力度”,有助于穩定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和信心。 圍繞創新發展的具體策略,公報提出要拓展發展新空間,實施“互聯網 ”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等。 此前“互聯網 行動計劃”已被寫入201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關于“互聯網 ”的頂層設計規劃也已于今年7月出臺。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執政黨的文件,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實施“互聯網 ”行動計劃,意味著對互聯網的重視更進一步??紤]到五中全會的重要議題是研究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互聯網 ”的地位或將在“十三五”規劃中得到進一步體現。 在徐洪才看來,發展分享經濟從國內層面來看,意味著中國將更重視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混合所有制落地;從國際層面來看,更大力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將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公報還提出,要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 “這實質上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雙管齊下,強化創新發展。”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中新社記者分析說,以貨幣政策為例,目前中國存貸款利率管制已基本放開,利率市場化關鍵一步已經走完,之后需考慮如何建立有效的調控體系。在制度架構的過程中,創新思維無疑不可或缺。 作為特殊時間節點召開的關鍵性會議,五中全會對創新理念的高度推崇不僅利好中國經濟,也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機遇。 胡逸山表示,創新發展意味著雙向、合作,“新加坡等國搞創新經濟的成功經驗可以供中國企業引入借鑒,中國的創新型企業也會更注重‘走出去’,到國外落地生根,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過程,對中國和世界經濟都是好事”。(完) |
相關閱讀:
- [ 10-30]美俄專家:五中全會找到中國發展新著力點
- [ 10-30]五中全會公報將對中國的未來影響幾何
- [ 10-30]網友熱議十八屆五中全會:“民生改善”最受關注
- [ 10-30]美俄專家:五中全會找到中國發展新著力點
- [ 10-30]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遞補劉曉凱等三人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 [ 10-30]五中全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 [ 10-30]五中全會緊密關切民生 推出多重政策“禮包”
- [ 10-30]五中全會按下“網絡強國”快進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