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風險有多大:總量低于警戒線 局部風險需防范
2015-12-28 06:52:4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地方債風險有多大(市場觀察) 總量低于警戒線 問責機制須加強 今年以來,中國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同時明確了債務警戒線,管理效果凸顯。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透露,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總體上風險可控。有關機構預計,按照當前的管理方式,2016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仍將可控,各省級地方政府債務率明顯加重的可能性整體較低,但部分區域仍將面臨一定的風險。 規模控制有手段 對于去年中國地方債情況,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的報告,從債務結構來看,2014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5.4萬億元中,省級、市級和縣級(含鄉鎮)分別占比為14%、42%和44%。從舉借主體看,主要是融資平臺、政府部門和機構、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從借款來源看,主要是銀行貸款、BT等應付款、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券、信托、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等。從債務期限看,2015年至2017年到期的占54%,2018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占40%,以前年度逾期債務占6%。 借的錢主要投向了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建設,以及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方面。 今年是中國地方債管理頗有成效的一年,樓繼偉介紹,經全國人大批準,國務院確定了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6萬億元,債務率為86%,低于100%的警戒線。樓繼偉稱,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是建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監督作用。 今年中國還將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額度增至3.2萬億元,實現了對當年到期債務的全覆蓋,將被置換的存量債務成本從平均約10%降至3.5%左右。 “今年發行了60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債券,此舉有利于‘穩增長’;將地方政府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完善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監管。”樓繼偉總結說。 局部風險仍需防范 雖然總體風險可控,但專家指出,現階段經濟下行壓力大,地方土地出讓收入持續下滑,償債能力下降,個別地區債務存在發生局部風險的可能性。 統計顯示,目前有多個省份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接近風險警戒線。從已披露數據的10個省(區、市)來看,2015年年末浙江省以9188.3億元的債務限額居于首位,僅隨其后的是貴州省。 事實上,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并非易事。樓繼偉說,地方政府違規舉債、變相舉債仍有發生,監管難度較大。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仍然違規舉債,或為企業舉債違規提供擔保承諾等;個別金融機構繼續為地方政府違規舉債提供支持,并要求政府進行擔保。“明股暗債”等變相舉債行為時有發生。 此外,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任務艱巨。 |
相關閱讀:
- [ 12-27]地方債務彩票發行成熱點“追問” 審計工作如何全覆蓋?
- [ 12-26]人大常委會委員發問地方債風險:如何監管變相舉債
- [ 12-23]地方債管理要落實“疏堵結合”方針
- [ 12-23]地方債務亂象,問責須有“追溯力”
- [ 09-28]嚴控地方債 要有“天花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