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越來越“國際化” 跨境警務合作強化打擊 近年來,通訊信息詐騙案數量居高不下。公安部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全國通訊信息詐騙分別發案10萬起、17萬起、30萬起、40余萬起,年均增長70%以上。2015年前8個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超30萬起。 早年在國內形成以廣東電白、福建安溪和湖南雙峰為典型的聚集區,在警方打擊下,近年來,犯罪團伙越來越多的把窩點設在境外,形成了跨國犯罪鏈條。 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部署,自2015年11月1日起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犯罪分子的氣焰,卻仍存困難。 參與辦案的民警透露,由于跨境電信詐騙團伙的頭目多是臺灣籍等境外人員,且并不在一線操作人員所在的窩點,多在遠程控制,導致被警方抓獲的多是實施詐騙的話務人員和取款的“車手”等“馬仔”,而組織者往往逍遙法外。即便抓到了,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和國際司法原則,也要交由其所在地警方處置。 “擒賊難擒王”是電信詐騙犯罪屢打難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梁瑞國說,在跨境合作辦案中,證據的收集和固定更為困難。由此,一些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在交由所在國家和地區警方后,難以移交司法審判定罪。 “打擊跨境犯罪,加強各國(地區)警務合作至關重要,公安部組織的統一押解行動,是近年來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犯罪成功典范。”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郭少波說。 2015年以來,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通過跨境警務合作渠道,各地警方先后多次從境外押解涉案犯罪嫌疑人回國以接受法律的制裁。其中,2015年11月一次從東南亞押解回國的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多達254名,涉及20多個省區市以及香港的4000余起特大跨國跨境電信詐騙案成功告破。 國內各部門聯動也對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尤為重要。據廣東省公安廳介紹,為切實形成打擊治理合力,2015年6月,國務院批準建立了由23個部門和單位參加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警方還將提高科技偵查手段和技術,繼續強化打擊和遏制電信詐騙犯罪。 |
相關閱讀:
- [ 01-02]網絡詐騙案牽出“職業取錢人” 幫取錢可提成10%
- [ 12-31]工信部規范電信業務經營秩序 遏制通訊信息詐騙
- [ 12-31]媒體曝詐騙短信出新花招 回復后手機號被復制
- [ 12-25]防詐騙電話引注意 電信騙子出新招要求通話戴耳機
- [ 12-24]4人冒充醫院專家 詐騙百余名老人300多萬元
- [ 12-24]移動互聯時代騙術頻出 2015年信用卡詐騙大起底
- [ 12-24]功夫熊貓“作者”被控詐騙 或面臨20年監禁
- [ 12-21]電信詐騙出新招 老人輕信“紅頭文件”被騙4萬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