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障礙帶來諸多不便 工作辛苦期盼忍過三年 近距離看在日中國研修生 圖片說明:在一家五金制品廠工作的中國研修生。 最近幾年,外國研修生“失蹤”現象成為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研修生在日本是一個特殊群體,乍一聽,這個名稱給人以“高大上”之感,其本意也是指一邊工作掙錢一邊學習技術,但實際情況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很多研修生的工作都比較辛苦,而且學不到什么技能,以致最終選擇“逃離”。中國人是在日研修生的最大群體,因工作關系,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長期同來自中國的研修生們有著往來接觸,現將對他們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直觀感受與讀者分享。 兩名女研修生的遭遇 高麗,18歲,來自山東農村。在來日本前,高麗曾琢磨進城打工,后來聽說到日本做研修生很賺錢,于是向當地人才派遣公司繳了相應費用,之后來到北海道一家水產食品公司。和高麗一起赴日的有12名研修生。“在這里,再苦我也要忍,畢竟每個月可以賺1萬多元人民幣,3年期滿后,除了還清來時欠的費用,還可以積攢20多萬元”,高麗說,“我將用這些錢開個小百貨商店,讓父母享享清福?!?/p> 高麗的夢想很快被現實擊碎。按照日本的規定,北海道的最低工資為每月11萬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8日元),而高麗所在公司以為研修生繳納住宿用水用電費用等為由,每月只支付給研修生7萬日元。鑒于此,北見勞基署(即勞動仲裁處)要求該公司按最低工資標準將4萬日元補給研修生。此外,出入境管理局要求該公司:3年內不得雇用中國研修生,必須立即辭退、遣送還在該公司工作的中國研修生。 面對這個國家級裁定,該公司不得不執行。對該公司而言,是其咎由自取,但對來公司還不滿一年的高麗來說,卻是非常不幸的消息——她所賺的錢還掉之前所欠費用,幾乎沒有剩余。 小于,另一個中國女孩,也是通過國內人才派遣公司介紹走進這家公司的。不過,當她漸漸習慣了公司工作后,卻感覺身體出現異樣,比如經常想上廁所。去醫院診治發現,她患上了膀胱炎。由于無法快速治愈,小于就這樣常常奔波于工作臺—廁所—醫院之間。最終,出于自尊,她回到了國內父母身邊……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一家公司向筆者發出邀請,希望筆者幫助處理該公司內部的一些事務。原來,有一批中國研修生在這家公司工作,因生活、工作習慣不同,她們常常和公司方發生摩擦,以至于影響到整個工廠的生產秩序。筆者所要做的就是從中協調,以緩解雙方矛盾。正是在這家公司,筆者了解到很多中國研修生的故事。像高麗,事實上,在那個仲裁下達后,為免她們受到刺激,筆者在不斷接觸、交流中,慢慢地向她們透露相關信息。像小于,數天前,筆者撥通她在國內的電話,獲悉她現在一邊治病,一邊學習化妝,以便維持生計。 |
相關閱讀:
- [ 12-21]近五千名在日研修生迫于無奈玩“失蹤” 多數或非法滯留
- [ 07-31]條件惡劣待遇不公 5萬中國研修生“告別”日本
- [ 07-02]吉林大巴墜橋10名韓國游客遇難 多為韓公務員研修生
- [ 04-28]日長野縣茅野市外籍居民逾700人 中國研修生減少
- [ 02-24]中國研修生在日遇襲一死一傷 “研修生制度”遭質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