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證監會推進監管轉型再上新臺階
2016-01-18 20:14:15?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2015年是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資本市場在曲折波動中發展的一年。盡管資本市場遭遇了異常波動,但總體來看,資本市場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監管部門,證監會2015年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監管轉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化稽查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投資者保護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穩步提升投融資功能 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15年證監會在推進多層次股權市場建設方面取得很大進展。改進新股發行制度,優化再融資審核機制,提高審核效率,完善并購重組配套融資政策,推進優先股試點。 具體內容包括:第一,研究制定注冊制改革相關規章規則。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審議通過《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第二,完善現行新股發行制度,簡化發行條件,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允許發行量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直接定價發行,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和攤薄即期回報補償機制。第三,完善發行上市審核制度,優化再融資審核流程,對運作規范、市場表現良好的上市公司實施快速審核機制。第四,改進發審委審核制度,簡化問詢環節。第五,完善并購重組配套融資政策。實行并購重組分交易類型和分行業審核。實施并購重組與外國投資者戰略投資并聯審批。第六,進一步提高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全國股轉系統”)企業掛牌、股票發行和并購重組的審查效率,增強市場融資功能。推進實施全國股轉系統內部分層和差異化管理。第七,制定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第八,穩步推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監管規則、相關技術系統等準備工作。 盡管去年股市異常波動,但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效果依然明顯。2015年,共有220家企業完成首發上市,融資1578.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6%和136%;399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資發行,融資8931.96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12家上市公司發行優先股,融資2036.5億元,同比增長93%;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交易2669單,交易總金額約2.2萬億元,同比增長52%。 “新三板”市場新增掛牌公司3557家,融資1216.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3%和821%。已設立的37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有掛牌股份公司3375家,展示企業4.15萬家,累計為企業實現各類融資4331.56億元。全年交易所債券市場共發行公司債券2.16萬億元,發行資產支持證券209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
相關閱讀:
- [ 01-16]證監會:2015年罰沒款達54億元 創下歷史新高
- [ 01-16]2000島民舉報獐子島冷水團事件造假 證監會核查
- [ 01-15]證監會:一網民編造傳播虛假信息 被罰15萬元
- [ 01-14]證監會重申:3月1日不是注冊制改革啟動時間
- [ 01-14]股民被證監會罰15萬錯不在看空而在造謠
- [ 01-14]證監會:注冊制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
- [ 01-13]證監會重申:3月1日不是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時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