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遏制檔案造假 “清淤”更需“防污” 日前,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通報巡視整改情況,針對巡視組反饋的個別干部檔案造假問題,該局黨組與當事人談話了解情況后作出初步認定,并在全局開展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檔案造假,一直是干部人事管理中的一個頑疾??v觀近幾年官員檔案造假問題,人數不少,其中有已落馬的省部級大老虎,也有科級干部;造假的形式五花八門,有的篡改年齡高達11次,有的除了性別之外,其余信息都是假的。 在人們的認知常識里,干部人事檔案總不乏“板上釘釘”的嚴肅性與神秘感。但曾幾何時,這份莊重卻被人為的權力之手所打破。檔案儼然成了部分官員可以隨意捏合和任由涂抹的“橡皮泥”?!澳挲g越填越小、工齡越填越早、學歷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便是民眾對當下干部檔案造假亂象的形象調侃。 究其原因當不外“權”“利”二字,希冀由此斬獲“掙面子、占位子、圖帽子、撈票子”的諸多好處。比如,偽造身份,便于混進公務員隊伍,甚至能謀到一官半職;改小年齡,既可滿足選拔任用條件,又能滿足延遲退休、多干幾年的心愿;“美化”學歷履歷,更可抬高身價、提升從政資本,等等。 檔案造假的負面效應不可小覷。從直接后果看,它破壞了檔案資料的原始性、嚴肅性、真實性和權威性,顛覆了檔案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就其潛在的惡劣影響論,它僭越了誠實守信的為官底線,傷害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挫敗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污染和毒化了社會風氣;極易形成“老實人吃虧,造假者得利”的錯誤導向,誘發弄虛作假惡習大行其道。檔案造假,還可能存在偽造相關憑證的違法犯罪行為。這是黨紀國法決不允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新版《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均對此有明確具體的禁止要求和處罰規定。 遏制檔案造假,必須高擎從嚴執紀和依法治國的反腐利劍,堅定有假必查、造假必究的零容忍決心,抓好“清淤”與“防污”并重的標本兼治舉措。一方面,對現有存量的檔案要實施有計劃的抽查核實,堅持“凡提必審、凡轉必審、凡進必審”的任前審核制度,嚴懲檔案造假的違紀行為,防止“帶病”檔案的蒙混過關。同時,還需普遍加強對黨員、干部的誠信道德教育,提升檔案管理人員不辱使命的責任意識和敢于拒假的說不勇氣,要通過完善檔案日常管理、推進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制度設計和平臺構建,從源頭上把好新進資料信息的“入檔”關,著力構建預警防范與常態化監督的長效機制。(張玉勝) |
相關閱讀:
- [ 01-29]420人檔案造假受處分:干部履歷“整容”為何屢禁不止?
- [ 01-28]420名官員檔案造假調查:背后都是利益捆綁、驅動
- [ 01-17]全國開展干部人事檔案審核 年齡學歷存疑暫停提拔
- [ 01-12]全國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 12-29]韓政府否認韓日商定暫緩慰安婦檔案申遺活動
- [ 12-23]游客首都機場不文明行為同時被記入兩份檔案
- [ 12-16]五名游客被列入第四批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檔案
- [ 11-09]山東一檔案局工作人員盜賣特藏字畫 因崗位沒油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