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穿梭在路上的外賣小哥。中新網記者 劉湃攝 中新網北京2月17日電 (記者劉湃)“您好,這是您的外賣,祝您用餐愉快!”外賣小哥,是生活中與你我有著一面之緣的人群之一。然而,我們很少遞上一杯熱水,對他們說一聲“辛苦了”。新春伊始,中新網記者采訪到幾位外賣小哥,聽他們講講自己的苦與樂。 “遇到有禮貌的顧客,感覺世界很美好” 大年初七,90后小伙張宇打開手機上的接單系統、騎上電動車,開始了他新一年的“騎士生活”。 張宇在北京送外賣已有兩個多月,每天能送25單左右。92年出生的他看上去斯文、直率。張宇解釋,每天的送單量跟工齡沒有太大關系,而與對路況的熟悉程度、工作時長有關。 干這行賺多少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下多少力”。除了每天規定的標準工作時間8小時,若想提高收入,就得在其余時間多接幾單。在張宇的同事中,每月賺五六千的人有,接近“萬元戶”的也有。32歲的山西外賣“騎士”學勝晚上10點鐘送完最后一單,回家睡覺就到12點了。 被問及是否碰見過態度惡劣的顧客,張宇稱自己還沒遇到過,但有同事遇到過。對于有的顧客5星評級只給1-3星,他坦誠地表示,“多是因為送餐時間超時、灑湯等原因,我們也有問題!” 當然,忙碌的工作中也有溫暖的時刻,“心情不好時,突然碰見一位顧客或者餐廳人員非常有禮貌,會感覺世界還是美好的,心情也好很多!”對他而言,幸福就是這么簡單。 |
相關閱讀:
- [ 02-18]媒體人過年不在家 深入基層傳民情紅紅火火迎新春
- [ 02-18]幾陣寒流捂不住廈門的春 媒體繪制廈門賞花路線圖
- [ 02-18]“天價魚”當事人未上班 員工:媒體采訪太多
- [ 02-18]“天價魚”官方調查又跑輸媒體
- [ 02-17]“痛經假”引關注 媒體:好政策仍須“好執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