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鳴:十三五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有哪些?
2016-03-11 17:21:59? ?來源:人民論壇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國際環境越來越錯綜復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來越艱巨繁重,加上世界范圍內的經濟下行態勢不見探底,持續了數十年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開始回落,國內國外一些人士開始不斷調低對中國的發展預期,甚至對中國是否依然存在戰略機遇期產生了悲觀的判斷。他們進行分析的背景、材料、現象或許是真實的,但作出的判斷卻是錯誤的。 也正是出于對這樣一種認識的回應,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當然事變時移,今日的戰略機遇期不可能與往日的戰略機遇期一模一樣,所以,“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為什么我們能得出中國發展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的判斷?中國戰略機遇期內涵的變化究竟有哪些方面呢? 戰略空間開始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移,低端門戶尚未完全關閉,高端門戶已逐漸開啟 自從世界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繁榮泡沫開始消退,對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消費能力開始回落。由于不再有強大的消費能力又不便也無法公開阻止在WTO框架下的自由貿易,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各種貿易摩擦、貿易爭端開始露頭,甚至通過所謂新的貿易規則,比如TPP,來部分緩解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壓力。當然,TPP的主要意圖是政治而非經濟,關于這一點我們要有清醒認知。但不管怎么樣,中國社會初級產品層面上大量出口的空間確實收窄了。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再工業化”更是進一步擠壓了本已收窄的空間。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失去了戰略回旋余地。發達國家初級消費能力再下降也會有一個基本的底線,這一底線的分量并不小也不少,在這一塊上唱主角的仍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畢竟我們的制造實力與制造成本優勢依然存在,對西方社會來說暫時也不會有可替代選擇。同時我國在中高端產品出口方面已經開始拓展,像高鐵、造船、包括信息終端等等方面都已經有了不俗的成績。 |
相關閱讀:
- [ 03-11]楊益民:“十三五”福州新區用創新釋放活力
- [ 03-11]“十三五”這五年: 讓綠色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特約
- [ 03-11]胡鞍鋼詳解十三五規劃草案
- [ 03-11]李克強“下團組” 三大關鍵詞定準“十三五”基調
- [ 03-1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權利共享為基礎實現就地城鎮化
- [ 03-11]2016年榕港交流會在福州舉行 吸引近百人參加
- [ 03-10]唐英年委員:利用香港優勢服務國家“十三五”規劃
- [ 03-10]“十三五”展望:3.0版的中國開放將重塑全球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