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動“ 十三五”期間五大發展理念落地 十八屆五中全會及其通過的《建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描繪出新藍圖。這五大發展理念,緊緊扣住了當代中國發展的五大命脈,表明了黨中央對中國發展路徑新的理解,也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式和發展路徑。 (一)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堅持創新發展,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創新是解決改革與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也將是啟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和實現社會平穩轉型的利器。中國走追隨型經濟發展之路,盡管實現了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但也日益暴露出種種弊端,引發出若干經濟和社會問題。要在未來的改革進程中突破生產力濃縮與轉移、產業創新與技術支撐以及人口素質提升與人力資本培育三大瓶頸,跨入新興發達國家之列,領軍亞洲經濟板塊,由追隨型向引領型發展過度,我們需要徹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立足于創新、創業,破解就業之困,緊盯先導產業,引領全球科技新動向,實現經濟社會“蛙跳式”發展。 (二)堅持協調發展,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 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協調發展的前提是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注意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耦合性,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其中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可以采取三園互動機制推動城鎮化進程。當下,中國城市化已進入快速爬升馬鞍區的背景,在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的目標下,通過創業園、安居園、培訓園"三園互動"的機制,借助政策制度、交互創業、混合安置,科學、高效地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三)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 現代生態文明是新文明觀、經濟方式、生活方式、社會發展方式、科技范式等一系列變革的系統性革命。是按照自然生態規律,運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和新能源技術,以自然的生態統一性和生態化的社會實踐方式,對自然生態進行修復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開發,形成生產生態化、生活生態化的一種新興文明態。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綠色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通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實現城市的智能化、靈動化,未來的城市不僅可以實現零排放,還會轉換能量、產生新能量,形成綠色智慧城市。中國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困境在于農業文明的思維和里坊制封閉式制度環境。要想走出該困境,需要在深刻把握耦合型生態文明本質要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運用現代技術,對城市進行生態文明改造,實現未來城市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融合,打造低碳城市、零排放城市、智慧城市,創新生態文明發展路徑,引領現代生態文明發展潮流。 (四)堅持開放發展,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全球化視野下的國家改革,絕對不能偏離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考量,必須始終堅持突出增強核心競爭力即戰略性資源的開發配置能力,統籌考慮資源配置權與道德制高點,統籌考慮全球市場與技術的互通互聯,努力實現從追隨者到領跑者、從跟從者到主導者的革命性轉身。 全球化視野下的國家改革,必須順應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全球化進程同時是一種控制和權力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主導社會的主流文化模式成為范本。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中國當前正日益從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制度設計至關重要。然而,中國長期以來都缺少對制度設計中法律內在邏輯的考慮,僅是“問題導向”式設計制度,易造成參與國際經濟治理面臨制度瓶頸。消除經濟治理制度短缺、提高經濟治理制度的質量,是大力推進中國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關鍵。 (五)堅持共享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 下一步改革將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經濟結構轉型的進程實質上也是以社會利益重新配置為動力激發轉型的進程。或者說,經濟結構的轉型與社會利益分配的嬗變必然是一個相伴相生的進程。在中國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矛盾似乎并未明顯消弭,反而伴隨著社會利益分配關系的重大變化和社會利益分配格局的重大調整,出現了大量的社會矛盾。我們必須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導) |
相關閱讀:
- [ 03-11]楊益民:“十三五”福州新區用創新釋放活力
- [ 03-11]“十三五”這五年: 讓綠色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特約
- [ 03-11]胡鞍鋼詳解十三五規劃草案
- [ 03-11]李克強“下團組” 三大關鍵詞定準“十三五”基調
- [ 03-1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權利共享為基礎實現就地城鎮化
- [ 03-11]2016年榕港交流會在福州舉行 吸引近百人參加
- [ 03-10]唐英年委員:利用香港優勢服務國家“十三五”規劃
- [ 03-10]“十三五”展望:3.0版的中國開放將重塑全球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