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政協委員獻策:政府誠信關乎民心得失
2016-03-13 16:14:41?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暉 |
分享到: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昨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15名政協委員就國計民生問題作大會發言。 對于政府失信行為 要敢于問責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福建社會科學院院長張帆發言說,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政府誠信不僅具有示范效應,而且關乎民心得失。然而,一些政府部門未將誠信作為一條重要原則,諸如“人在政存,人去政息”、“新官不理舊賬”、朝令夕改等現象仍存在。 張帆建議,誠信政府的前提是法治政府,是對法律的尊重和維護。對于政府的失信行為,要敢于問責,并設計出明確的問責機制。作為制度設計,必須建立干部任期責任制考核辦法,按照責任制內容進行考核評價。必須對制定、變更、廢止政府決策的權限、程序等作出嚴格的規定,并形成有效的約束機制。若前任官員執政錯誤甚至行為不端,繼任者有責任追根溯源和向有關部門舉報,哪怕前任官員已經成為自己的上級。張帆說,如果政府沒有勇氣引咎自責,將來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一個社會的管理成本也會大幅度增加。 置更多政務要事 于陽光監督之下 去年下半年,國務院部署開展了第二次大督查。督查結果公布后,24個省區市共有249人因庸政懶政不作為典型問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涉及廳局級干部41人,縣處級干部139人。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徐輝在大會上呼吁,對庸政懶政不作為問題進行嚴肅問責。 徐輝說,從督查結果公布情況看,資金沉淀、土地閑置、項目拖延、棚改遲滯等庸政懶政不作為問題相當突出,耽誤了經濟發展,影響了民生改善。徐輝認為,政策出臺后必須執行,否則就必須問責追責,庸政懶政不作為者如果不能自律改過,就應該堅決讓其退出權力崗位,確保良政善治的途徑之一就是開足馬力充分發揮監督利器的功能。持續加大督查力度,置更多的政務規定、項目進展、資金使用、土地審批等事關國計民生的政務要事于陽光監督之下,是解決庸政懶政不作為問題的必要手段。 “打、防、堵、疏” 應對非法集資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甄貞在發言中指出,非法集資已從單純的擾亂金融秩序、妨礙金融安全,上升為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國家安全的重大隱患。甄貞說,當騙局破滅,刑罰又不能完全追贓減損之時,投資者轉而請求政府來兜底,司法上的契約關系最終轉變為投資人與政府的博弈。因此整治非法集資,已刻不容緩。 甄貞建議,首先要在“打”字上講策略,行政治理得先行一步,對在辦案件要加強協調,加快司法審理和資產處置,及時向集資參與人通報案件處理情況,避免群體性事件發生。其次要在“防”字上做文章。投資人和政府都要防患于未然,投資人不能賺了錢偷著樂,虧了錢找政府。第三是在“堵”字上下功夫,工商部門要把好準入關,加強對非法集資高風險行業的登記管理。最后要在“疏”字上有作為,徹底鏟除非法集資的土壤,必須從制度上疏導,要健全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完善民間金融制度。(記者孫穎) |
相關閱讀:
- [ 03-13]政協委員:習近平講話為非公經濟發展安上“定盤星”
- [ 03-13]治庸政懶政 建誠信政府——感受政協委員諍言中的力度與溫度
- [ 03-13]一名政協委員的一天
- [ 03-13]一名政協委員的一天
- [ 03-12]民族團結,宗教和睦——政協委員解碼“中國風景”
- [ 03-12]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談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 [ 03-11]平潭政協委員鐘秀云:將貝雕打造成本土文創品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