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向優秀傳統文化要智慧
2016-03-15 13:52:50??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河北秦皇島市組織兒童開展以“學習國學經典 傳承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誦讀活動。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本期嘉賓: 韋建樺委員 全國政協常委、中央編譯局原局長 李 捷委員 《求是》雜志社社長 連 輯代表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 1、鑒往知來 在民族文化長河中尋求為政之道 即使在兩會期間,韋建樺委員也不放松每晚的讀書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的幾次重要講話,就是最新的學習材料。 “講話中展現的治國理政大邏輯,來自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來自對世界文明進步成果的吸納,更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浸潤。”韋建樺委員指出,中華傳統文明是當代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豐厚土壤和寶貴資源,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和安邦興國思想,涉及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諸多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我們了解先輩高尚的家國情懷、社會理想、精神追求和道德操守,有助于我們借鑒歷史上治理國家、社會的有益經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出貢獻。 連輯代表眼中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瑰寶,文明沃土,也是今天我們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支撐”。他認為,領導干部學好優秀傳統文化,既能提升修養、增長智慧、推動單位建設發展,也能樹立榜樣,在更大范圍內激發更大潛能。 “今天我們黨強調和重視中華傳統文化,至少有三層深意:增強文化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支撐作用;強化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養功能;用文化的力量規約人心,從而成功地從嚴治黨、從嚴治吏。”李捷委員如是解析。他結合現實指出:“思想觀念跟不上,治理能力待提升。這兩者,都要靠政治智慧來解決。” 2、披沙瀝金 用歷史驗證的智慧武裝頭腦 李捷委員有個習慣:定期瀏覽中紀委網站上的“清風文苑”專欄,里面的文章多自傳統文化而來,精短營養,猶如清風撲面,滌蕩心靈。 “至弱者至強,至弱者至剛”的辯證思想,注重“口碑”的自律自省精神,“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價值判斷,崇尚和諧拒斥戰爭的“和文化”,“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務實精神……在李捷委員看來,傳統文化中可資借鑒者比比皆是。 |
相關閱讀:
- [ 03-12]海外看兩會:羅伯特·庫恩談習近平全面治國理政
- [ 03-12]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18))
- [ 03-10]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三個重要維度
- [ 03-10]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精準扶貧
- [ 03-09]【治國理政地方談】創新理念為振興崛起注入活力
- [ 03-09]【治國理政地方談】全面從嚴治黨彰顯強烈責任擔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