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這三年】就業篇
2016-04-03 16:14:33??來源:統計微訊 責任編輯:李霖 趙舒文 |
分享到:
|
圖32012年末— 2015年末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及其占比 (二)城鄉就業結構持續改善。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進一步促進了城鄉就業結構的改善。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從2012年的52.57%提高到2015年的56.1%,增加3.5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國城鎮就業人員從37102萬人增加到40410萬人,年均增加1102.7萬人;鄉村就業人員從39602萬人減少到37041萬人,年均減少853.7萬人。城鄉就業結構從48.37:51.63調整為52.17:47.83。這表明,我國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已超過農村,成為我國就業的主要陣地。 (三)個體私營經濟吸納就業能力顯著增強。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全面實施,新登記注冊企業平均每天超過1萬戶。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力帶動了非公經濟就業人員的增加。2014年末,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就業人員達24975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32.33%,分別比2012年末增加5050.6萬人和8.47個百分點,平均年增2525.3萬人和4.24個百分點;在全部城鎮就業人員中,個體、私營經濟就業人員達16866.7萬人,占42.91%,分別比2012年末增加3666.6萬人和7.32個百分點,平均年增1833.3萬人和3.66個百分點。 (四)重點人群就業扎實推進。高校畢業生、“下崗再就業”人員、“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退役軍人等的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近三年來,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通過加強就業援助,強化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加大再就業支持力度,托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搞好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落實好援企穩崗、社保補貼、稅費減免等政策和措施,有力幫扶了就業重點和難點人群的就業。據教育部數據,近3年來我國共有2175萬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大軍,初次就業率連續13年超過70%。據人社部統計,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共解決失業人員再就業277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90萬人,“零就業”家庭基本消除。 |
相關閱讀:
- [ 04-01]【治國理政這三年】投資篇
- [ 04-01]【治國理政這三年】工業篇
- [ 04-01]【治國理政這三年】農業篇
- [ 03-04]這三年的3月4日 習近平“政協時間”發出哪些信號
- [ 03-02]盤點這三年習近平兩會“下團”足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