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中國航天有啥大手筆? 未來五年,中國航天有啥大手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載人航天工程方面,今年,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2017年,將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2018年前后,將完成研制并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 在探月工程方面,2017年,“嫦娥五號”飛行器將發射并完成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個自主掌握月球探測返回技術的國家;2018年,將研制并發射“嫦娥四號”飛行器,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在火星探測方面,中國計劃于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一步實現“繞、落、巡”工程目標。 在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方面,將研制發射“高分六號”、“高分七號”等5顆衛星,全面完成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建設,實現高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和高光譜分辨率的觀測。 在空間科學與應用領域,今年,將發射中國首顆空間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和X射線脈沖導航衛星,使中國天文學在高能天體物理領域實現地面觀測到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式發展,建立大尺度時空基準。 關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將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二號全球組網系統,形成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能力。 “嫦娥-3號”著陸器地形相機拍攝的月面環境,滿目蒼涼,天空黑暗。圖像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官網 ——中國人啥時候登上月球? 47年前,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首次留下人類足跡,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那么,中國人何時飛到月亮上去? 中國探月工程采取“繞”、“落”、“回”三步走,在2020年之前均為無人探測。事實上,三步走的月球探測,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為將來的載人登月做準備——走通地月之間的道路。 中國探月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透露,中國航天部門正在對“載人登月”進行組織論證。“通過無人探測已經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只是目前的運載火箭想要送人還‘力不從心’?!?/p> 在胡浩看來,無論是出于中華文化對于月球的向往,還是鑒于月球獨特的資源環境及其利用價值,中國人都應盡快登上月球。 圖為“嫦娥-3號”著陸器,照片由玉兔號月球車全景相機拍攝。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官網 ——嫦娥有多少“姐妹”了? 自2007年“嫦娥一號”衛星發射以來,月宮里的嫦娥便不再寂寞。至此,她已有三個“姐妹”相繼升空——“嫦娥一號”成功繞月,“嫦娥二號”成功探月,“嫦娥三號”成功落月。 “嫦娥三號”降落的地點是月球虹灣區,這是人類航天器第一次著陸該區域。它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月球,也給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嫦娥三號”目前已超期服役一年多,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 未來兩年,嫦娥將再迎來兩個新“姐妹”——“嫦娥四號”預計于2018年實現人類航天器第一次著陸月球背面;“嫦娥五號”計劃2017年前后實現“奔月落月—采樣—返回地球”,中國科學家將用自主獲得的月球樣品開展深入研究。 |
相關閱讀:
- [ 04-24]半導體所參與國家航天科技事業肇始
- [ 04-24]百余名航天專家共迎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4]把中國航天夢寫進太空——紀念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3]楊利偉等9名航天員重溫入隊誓言,慶祝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3]神舟十號返回艙運抵武夷新區興田片區航天主題博覽體驗園南平航天體驗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