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北京時間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圖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大屏幕播出對接實時畫面。中新社發孫陽 攝 ——“天宮”里怎么樣了? 天宮?這里說的可不是《西游記》里被孫悟空鬧騰的天庭,而是中國的空間實驗室。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有了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多個重要時刻,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神舟十號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 如今,“天宮一號”已正式“退役”,“天宮二號”即將“上崗”。中國計劃在今年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突破和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關鍵技術,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 “天宮二號”在軌飛行期間,任務頗多:接受航天員訪問,完成中期駐留任務;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突破和掌握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開展太空維修實驗,為建造空間站提前開展相關技術驗證。 ? ——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去年,無論是NASA的科學發現,還是電影《火星救援》的熱映,人類關于火星的好奇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那么,中國人到底離火星還有多“遠”? 4月22日國新辦關于中國航天發展情況的發布會透露,中國已經批準立項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器計劃在2020年火星探測的最佳窗口時間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 許達哲介紹,現在能夠在火星上著陸巡視成功的有美國,著陸的有俄羅斯,中國要能夠一步到位,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它可以研究火星的土壤、環境、大氣,以及火星上的水,因為研究這些還是要研究人類自己。 |
相關閱讀:
- [ 04-24]半導體所參與國家航天科技事業肇始
- [ 04-24]百余名航天專家共迎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4]把中國航天夢寫進太空——紀念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3]楊利偉等9名航天員重溫入隊誓言,慶祝首個“中國航天日”
- [ 04-23]神舟十號返回艙運抵武夷新區興田片區航天主題博覽體驗園南平航天體驗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