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和王衛星在向媒體介紹這本相冊內的珍貴影像史料?!∩耆健z 盡管過去了七十余年,但這本相冊內的黑白照片,清晰度非常高,細節絲毫未損,非常難得?!∩耆?攝 侵華日軍南京屠城又添“鐵證”:參戰日軍拍下民國首都機場尸橫遍野 中新網南京5月18日電 (記者 申冉)館長刷微博刷出罕見老照片史料,私信、電話、上門懇求,終于打動了收藏者愿意慷慨捐出,讓這批珍貴的歷史資料成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又一“鐵證”。18日,北京影像資料收藏家王旭,正式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文簡稱江東門紀念館)捐贈了這份影像資料、由參戰日軍拍攝的《北支派遣紀念》原版照片集,其中留下了民國首都機場內遇難者尸橫遍野的慘烈景象。 據捐贈人王旭介紹,這本相冊是其在尋找日軍侵占定州(王旭先生的家鄉)時期影像中意外找到的,“應該是一位收藏者在日本的舊貨市場上購買的,輾轉之后,又被我買下?!?/p> 而這本相冊又在機緣巧合中來到了南京江東門紀念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回憶了“發現”這本相冊的那天晚上,“是今年三月底的時候,晚上在家休息的時候,習慣地在微博上看看有沒有跟南京大屠殺相關的文物史料,誰知道正好看到王旭先生發的幾張黑白老照片。我看了很驚訝,這照片很特別?!?/p> 張建軍告訴記者,當時他就以“江東門紀念館工作人員”的身份,向王旭發了私信,希望能夠跟他聯系,經過幾次私信和電話聯系,王旭由于不清楚“江東門紀念館”的“大名”,所以還輾轉進行了解。 在了解到紀念館確有其名之后,張建軍帶領工作人員遠赴北京、直接找上了門,“當時看到照片,我就跟王旭先生說,這份史料對于紀念館意義重大,不知道能否捐贈給我們。王旭先生也很感動,當場就同意了。” 記者現場翻閱了這本得來不易的相冊,這是一本裝楨考究的相冊,封皮為皮革壓制戰場圖案底紋,右上標注有“北支派遣紀念”,右下為相冊主人的名字“騰島泰男”,相冊內的襯紙為黑色棉紙。從相集的封面簽名可以得知,這是一本日本侵華士兵的相冊。 相冊的前幾頁粘貼的是攻陷城市的紀念郵戳,后面是裝裱在襯紙上的一百多張2-8寸黑白銀鹽照片。盡管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但這批原版的黑白照片影像非常清晰,畫面的細節絲毫未損,只有照片中的暗部隱隱泛起的銀光,告訴人們它的悠久歷史,非常難得。 據王旭的研究,銀鹽照片經過嚴格的印放、充分的定影和水洗以后,經歷100年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照片集中的襯紙和當時的相紙都是純木漿制作而成,干燥透氣、無酸、延展收縮一致,對這些珍貴的照片起到了保護作用?!八詭缀鯖]有散落、泛色或發霉的情況,保存的非常好?!?/p>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衛星對照片集進行了評析考證。他告訴記者,在相冊的前幾頁就有四五張都是在南京拍攝的,“可以非常清晰地辨認出是日軍在南京哪些地方進行的大規模屠殺。包括城墻附近的城郊、揚子江沿岸……尤其珍貴的是,我們首次看到了日軍在當時的民國機場、南京大校場進行屠殺后的慘烈場面,照片中的尸體堆積如山,這是極為少見的影像史料?!?/p> 慷慨捐贈了這批珍貴的老照片史料,對于攝影愛好者王旭來說,盡管頗有些舍不得,“但希望這能為我們中華民族銘記那段歷史,提供一份鐵證?!?/p> 此外,他也呼吁,國內的各級各類博物館應重視原版底片、照片的保護和收集工作?!爸袊倌甑臏嫔>拮?,都濃縮在這相紙和底版上,相比幾千年文字和繪畫的描述,這種方式更直觀,更珍貴?!?完) |
相關閱讀:
- [ 05-13]侵華日軍細菌戰、強征“慰安婦”罪行又添新證173件
- [ 02-25]102歲日軍侵華見證者:晚上在墳地躲日軍轟炸
- [ 12-15]侵華日軍在華使用生物武器圖片展在日內瓦舉辦
- [ 10-14]揭開日侵華"筆部隊"真相 湘贛邊界瘋狂的貨車:載貨超百噸頂兩節火車皮
- [ 10-14]揭開日本侵華“筆部隊”真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