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白國龍)記者26日從科技部得知,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將于6月1日在北京展覽館開展,一大批“高精尖”科技創新成果將通過實物展示、虛擬現實、裸眼3D等方式全面系統地向公眾呈現。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包括模擬的天宮二號艙內實景、中國制造的高端“芯片”、新能源汽車、高速鐵路、現代化的設施農業、埃博拉疫苗、會做骨科手術的機器人等在內的一大批“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創新成果將進行展示,讓公眾“看得懂”“摸得著”。 據介紹,展覽將分十個展區,有室外“大塊頭”的展品50余件,室內除實物展示外,還以虛擬現實、裸眼3D等多媒體手段“以科技展科技”。施一公、王貽芳等一批國內科技界杰出人物將在展覽現場與公眾互動交流,講述他們回國、科研和研發重大科技成果背后的故事。網上會展也將在微博、微信上同步展示。 據科技部介紹,“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外爾費米子研究、中微子振蕩、CiPS干細胞、高溫鐵基超導等重大創新成果。 同時,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保障。集成電路制造技術步入自主發展的快車道,TD-LTE完整產業鏈基本形成,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速鐵路技術世界領先,全面掌握特高壓輸變電技術,風能和光伏產能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2015年預計超過30萬輛,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穩定增長推動供給側改革的新引擎。 展覽從基礎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保障、促進大眾創新創業、區域創新成效顯著、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等六個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著眼,全面系統展示“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改革取得的新進展。 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舉辦的,將從今年6月1日至6月7日在北京展覽館向公眾開放。 |
相關閱讀:
- [ 05-10]“十二五” 漳州交通領域完成投資676億元
- [ 04-21]新華網評:擁抱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大智慧
- [ 04-12]“十二五”時期我國的外商投資結構調整優化
- [ 04-06]西藏65年變化翻天覆地:GDP增1000倍 人口增200多萬
- [ 03-31]2020年京津冀PM2.5將降25% 北京下降指標待下達
- [ 03-25]“你所不知道的五年規劃”(5):公眾能參與五年規劃的制定嗎
- [ 03-24]精神扶志 能力扶技 經濟扶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