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政府部門都設立了網絡問政平臺。可“僵尸網站”少了,“萬能回復”卻不少。比如,發帖指出某部門工作中的問題,幾乎千篇一律回復:“該網友,你好!你反映的問題已在辦理中,請等待回復。”回復速度很快,但發帖者有名有姓,干嘛還是官腔十足的“該網友”?最令人不滿的,就是永遠在“等待”,問題反映上去,處理結果杳無音信。 網絡問政已成民眾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方式。老百姓有需要咨詢或投訴的,敲敲鍵盤發個帖子,提交上去,得到及時回復,既公開透明,又快捷便民。但“萬能自動回復”的出現,以及難見下文的“等待”,不僅浪費了公共資源,還有損政府形象。 究竟是相關工作人員不認真傾聽群眾呼聲、習慣性打官腔應付,還是因為缺乏考核問責制度、讓網絡問政成了花架子?不管原因是什么,“萬能回復”都應避免。網絡問政平臺若只是拿來裝門面做樣子,老百姓也不會給面子。夏傳壽 |
相關閱讀:
- [ 04-30]湖南長沙縣對網友留言100%辦結 網絡問政引熱捧
- [ 02-18]網絡問政不能用上網代替上門
- [ 08-15]國家信訪局:由“網絡問政”向“網絡理政”轉變
- [ 06-13]安徽一網民不滿網絡問政官樣回復 追索獲滿意結果
- [ 05-09]媒體稱官員積極適應網絡問政可更“耳聰目明”
- [ 05-09]全國政務微信總量突破1000個 變網絡問政新平臺
- [ 07-03]海口開通網絡問政平臺 部門答復超時將被問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