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核聚變能開發領跑者 打造首個人造太陽
2016-06-06 07:11: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人造太陽”距離商用還有多遠 ITER計劃于2021年建成,2027年全面開始以氘、氚燃料為主的實驗堆實驗。 據了解,在科技部組織下,“中國核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設計”項目2015年已經完成工程概念設計,這在國際上形成了很大的反響,世界聚變研究發達國家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都和我國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全面參與CFETR的聯合設計。俄羅斯同行也表示未來更加深入參與CFETR計劃,一個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已現雛形。 CFETR相較于目前在建的ITER,目標是更進一步掌握和完善未來建設商用示范堆所需的工程技術。科學家們認為,建設CFETR需要二十年左右時間,如果它能成功實施將是我國自主設計、研制,以我為主、有廣泛國際參與的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將促使我國引領未來世界聚變能研究,為人類科技發展做出更多中國人應有的貢獻。 據介紹,核聚變工程實驗堆之后是核聚變示范堆的建設和試運行,大概還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此后真正商用還要有一定的物理運行期。如此算來,核聚變能為人類廣泛造福的時代來臨,估計要到21世紀中葉以后。 “我這一輩子,大約做了將近二十萬次‘人造太陽’的實驗,有將近四萬次失敗了。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盡管目前我們在核聚變實驗裝置上實現了一百秒放電,但離一千秒、一萬秒,離無限量商用還很遠,但是我們會一直往下走。”55歲的李建剛院士說,“我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有一盞燈泡被核聚變能點亮,這一盞燈泡一定要在中國!”記者蔡敏 朱青 |
相關閱讀:
- [ 06-05]【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期待“廣東出品”引領中國電影產業繁榮發展
- [ 06-05]【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用綠色發展的如磐定力助力“美麗中國”
- [ 06-05]中國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 [ 06-05]第15屆“香會”印象:中國仍受關注 氣氛稍有緩和
- [ 06-05]為什么中國必將成為發達工業化國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