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家為何不敢出手?
2016-06-06 07:35:09??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放寬準入門檻、破解融資難題、引導投資區域流動,給企業家吃“定心丸” “真正好的企業,創新能力比較強、轉型升級著手早,現在仍然生機勃勃、不缺投資方向,好多還在加大投資力度?!笨姌s相信,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有足夠的回旋余地,只要措施得當,民間投資活力就有望得到進一步激發。潘建成認為,要激活民間資本,最終的落腳點還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民間資本打造寬松公平的營商環境。 寬松公平的營商環境應當如何打造? “暢通溝渠”——在更多領域放寬準入、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PPP項目需要較長的磨合期,社會資本充分了解后才敢進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坦言,下一步要推進立法保障、完善公共事業領域價格機制,以及建立合理的回報機制等,真正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劉立峰則建議,未來應將“公益性項目經營性物業”綜合用地模式擴展到城市道路、水利、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公益性較強的項目中,為PPP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打破瓶頸”——破解民企融資難題。 2015年以來,為促進基礎設施發展和解決企業的融資難題,國家先后推出了5批、上萬億元的專項建設基金,以少量政府資金,撬動更多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對此,劉立峰建議,可以針對不同行業特點,設定民營企業在專項建設基金中的合理比例,以增加對民企的支持力度。另外,還應大力發展政府主導或支持的擔保機構,健全各級財政對企業融資擔保的風險補償機制,在中央和省級層面設立再擔保機構或再擔?;?。 “騰挪轉移”——引導投資區域流動。 “前4個月,東中西部地區在全部投資的增速上差異不大,但民間投資增速卻顯著不同,由東到西逐步下滑,西部地區的民間投資增速只有2.9%,低于東部4.8個百分點。”劉立峰認為,當前許多投資本應從東部沿海轉移至西部地區,而非流向國外,“為此,可以通過實施特殊優惠政策、增加政府資金補助等方式,吸引東部地區的民間投資向西部梯度轉移?!?/p> 與給項目、給資金相比,民間資本更需要政府給的是投資好環境?!爸醒胩岢龃蛟煨滦驼剃P系,各地各部門不能將其只停留在口號上,而是需要將其落到實處,讓民間投資者充分體會到機會的平等和政策的善意?!笨姌s說,要營造尊重市場、尊重企業的輿論氛圍,讓真正想干事的企業家放下顧慮、專心創業。 5月下旬,國務院已經派出督查組赴18個省(區、市),首次對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開展專項督查,找亮點、查堵點、摸痛點、破難點。相信未來一段時期,民間投資能夠回穩向好。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06日 17 版) |
相關閱讀:
- [ 06-06]產能過剩導致投資回報下滑 多地限期清理僵尸企業
- [ 06-06]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期雙邊投資協定取突破
- [ 06-05]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 [ 06-05]國務院專項督查:民間投資的痛點和難點|兩部委:扶貧保險產品費率可下調20%
- [ 06-05]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專項督查取得階段性進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