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吳濤)如果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不少外賣平臺上,同一家店鋪同種食物,線上線下價格不一致,多數情況是線上要比線下貴20%,而這需要消費者來買單。 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現象—— 同一商品 外賣價格比門店貴約20% 近日,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在調查中了解到,除運費外,不少外賣線上價格往往要比線下貴20%左右。在北京房山某“香河肉餅”店,店鋪老板對中新網表示,“因為外賣平臺要扣20%,所以我們線上銷售只能漲價,但線下價格保持不變。線下賣10元的餅,線上賣12元。有時候會打折漲不了20%,但多少肯定會漲一點?!?/p> “線上價格貴”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中新網走訪了北京的多家餐館,很多都是這樣處理。有百度外賣送餐員也對中新網表示,“店鋪線上加價的情況普遍存在,因為現在外賣平臺都要收店鋪流水20%的傭金,店鋪為了收支平衡,線上外賣只能漲價。不只是百度外賣,每個外賣平臺都這樣?!?/p> 資料圖。中新網吳濤 攝 剖析—— 外賣平臺急于盈利 今年開始向商戶收傭金 對于外賣線上線下價格不一致的問題,中新網向美團外賣、餓了么和百度外賣進行了核實,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不過有外賣平臺知情人士對中新網透露,入駐店鋪可自主定價,平臺不會干預。 上述店鋪老板還對中新網表示,他這個小店入駐了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兩個平臺,原來都是免傭金,但今年都開始收傭金。 億歐網創始人、O2O行業分析師黃淵普對中新網表示,在O2O各個行業,收傭金的模式比較普遍,“在誰來為傭金買單的問題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基本都是變相消費者買單。” 黃淵普還說道,“收傭金”是外賣平臺維持下去的一種手段,但對外賣平臺來講只是“小錢”,未來外賣平臺最大的盈利可能是向店鋪供應鏈端和金融服務滲透。 據了解,目前在線外賣平臺并沒有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普遍分析認為單靠收傭金也難以覆蓋運營成本。 |
相關閱讀:
- [ 08-18]北京立案調查三大外賣平臺 網友叫好
- [ 08-17]網絡外賣競價排名沒有贏家
- [ 08-15]美團外賣回應:正積極推進付費推廣標識優化調整
- [ 08-15]外賣平臺玩起競價排名 黑餐廳花費200多元競得第五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