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漏洞埋下重重“陷阱” 全國網貸平臺從當初10余家發展到目前近2600家,“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是見證者之一,“但我也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平臺‘跑路’,僅去年就有896家,是前一年的3倍多。” 業內人士分析,大多數“跑路”的網貸平臺都是因為自身經營問題,最為突出的是自融風險。深圳網貸平臺“網贏天下”、浙江“中寶投資”等P2P非法集資大案,都是源于觸碰了自融紅線。 “本來P2P投資的特點就是小額分散,但很多平臺發布假標,背后是給自己融資,一旦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就會給投資人帶來極大風險?!北本┦芯W貸協會秘書長郭大剛說。 一度讓民間資本歡欣鼓舞的P2P行業,正在經歷平臺自融、過度借貸和風險欺詐等問題的困擾,陷阱處處有。 在支付領域,網絡平臺信息泄露事件屢屢發生,木馬病毒、釣魚網站成為網絡支付環境的“毒瘤”。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盜取的信息實施詐騙,網購退款騙術翻新;有的攔截轉發短信驗證碼方式,利用快捷支付在電商平臺購物,實現盜刷,百姓卡不離身、錢被轉走的事情并不鮮見。 在理財領域,不少網絡理財平臺“混業”經營,既做P2P網貸撮合業務,也代售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究其實際,多為“無牌”經營,沒有任何代銷牌照,有的業務之間沒有設立好“防火墻”,風險極易傳染。 在融資領域,有的借款人發布虛假信息,有的宣稱投向實體經濟,實際卻是投向股市,更有甚者一開始就是為了騙取投資卷款跑路。一些希望借助互聯網理財的金融“小白”,一味盯著高收益率而忽視高風險,卻不知背后早有金融騙子在盯著他們。 據郭大剛介紹,當下網貸平臺投資人平均投資額在10萬元左右。“這類群體投資專業性較弱,抗風險能力較低,一旦出現風險,容易造成社會問題。而P2P平臺往往缺乏對投資人的適當性提出建議,未能很好地引導、約束投資人行為?!?/p> 潘功勝表示,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缺乏風險的洗禮,風險意識、合規意識、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淡漠,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制度與技術支持系統缺失,有些甚至打著“互聯網金融”的幌子進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互聯網金融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它兼顧了互聯網和普惠的特質,所以對從業者的初心、技術能力、大數據能力和專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幾者缺一不可?!薄拔浵伣鸱笔紫瘧鹇怨訇慅堈f。 |
相關閱讀:
- [ 10-13]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同志答記者問
- [ 10-13]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 [ 09-21]證監會主席助理: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服務“一帶一路”
- [ 08-31]杭州G20峰會完善金融貿易體系 展示中國大國擔當
- [ 08-25]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將從四方面引導普惠金融發展
- [ 08-04]央行:下半年貨幣政策穩健基調不變
- [ 07-14]防范金融風險不能忽視實名制
- [ 06-29]中國金融穩定報告認為:A股恢復T+0無助市場效率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