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6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博彩公司關于這個獎項的賠率榜曝光——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以1賠5的賠率,再次高居榜首。 而看客們都覺得很自然,日本人,已經常年成為諾獎的關鍵詞。 比文學獎更為猛烈的,是諾獎的自然科學獎——從1949年開始,日本有22位科學家(包括2位日裔美籍)獲獎。 是不是很牛?還記得當年那個瘋狂計劃嗎? 2001年,日本推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日本在21世紀前50 年里獲得30 個諾貝爾獎的目標。 在過去的17年里,日本這個計劃像是按下了快進鍵,拿下了17個獎,在三分之一的時間里,完成了一半以上的進度。日本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獲得諾獎次數第二多的國家。 這是為什么? 錢報記者請來了兩位曾經留日的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劉偉教授、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曹更玉研究員,他們講述了一些很小的故事,其實蠻能看出些道道。 不要總去問“有沒有用” 只是去弄明白“為什么” 記者統計了日本22位諾獎得主的學術背景發現:21世紀后,日本諾獎自然科學獎獲得者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在上個世紀70~90年代取得的,比他們的獲諾獎時間要早二三十年。比如這次獲獎的大隅良典,他的獲獎研究成果實際上也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東京大學工作期間取得的,距今已有二十多年。 大隅良典不止一次在各種場合表示,希望現在的年輕研究者要有探索、開拓的精神,不要總去問“有沒有用”。他總結自己的探索經歷,有一段話充滿了畫面感—— “(小時候)熱衷于飛機模型、半導體收音機的制作,夏天喜歡在小河里撈魚、捕螢火蟲、采集昆蟲,手持網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采筑紫、野芹菜、木通、楊梅、野草莓,能夠感受自然的四季變遷。抬頭看見滿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認出星座,銀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樣奔騰?!?/p> 大隅說:“當時沒有想過,但今天作為自然科學專業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者,這樣的體驗,就是一切的原點吧。” 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說,他人生最難忘的經歷就是小時候在學校后山與同學追逐賽跑、拔農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時光。 對大自然和周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是引領諾貝爾獎獲得者走進科研世界的原始原因。而這樣的一份好奇心得以保持并發展,就不得不提日本的教育。 曹更玉回憶,1997年開始,他在北海道大學讀博期間,女兒在日本上小學。“日本小學生沒有作業要做,每天放學回來就是玩。今天大家來我們家玩,明天去另一家,就這么輪著玩。日本的孩子以自己有一個擅長的興趣愛好為榮?!?/p> 劉偉頗有同感,日本的基礎教育十分重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很多學校動員教師都參加到課外俱樂部活動的指導之中,甚至有些學生活動(如全國高中棒球賽、全國學生與兒童發明展等)成為全體國民關心的盛事。 劉偉在名古屋大學讀博士時,助教是一位年輕的日本父親,叫加藤。 加藤有一兒一女。當時三歲的女兒非常喜歡花。加藤夫婦發現這一點后,常常有意識地帶女兒去植物園觀察各種花朵。每年生日,他們送給小朋友的禮物,都和花有關,并鼓勵孩子,“你可以自己收集、研究花朵”。 想想也是,如果有人問,你擅長什么?你想了半天只好說“學習”,大概也會蠻遺憾的吧。 |
相關閱讀:
- [ 10-10]日本為何獲諾獎多
- [ 10-04]“數”說諾獎:10年后日本堪憂 25歲獲獎者拼爹
- [ 10-03]日本學者再獲醫學諾獎 大隅良典探“自噬”功成
- [ 07-04]百位諾獎獲得者也很難終結轉基因之爭
- [ 06-30]百余名諾獎得主聯名簽署公開信支持轉基因技術
- [ 06-17]第四屆諾獎峰會將于昆明盛大召開 三大吸睛亮點搶先看
- [ 05-30]諾獎得主受聘成都大學高等研究院榮譽院長
- [ 05-26]諾獎級成果并非“隨隨便便成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