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龐無忌)蔓延中國20多地的樓市調控大潮威力初顯:包括北京等在內的多地樓市成交連續三周低迷,此前持續升溫的土地市場也大幅降溫,高價地的數量明顯減少,中國樓市正處在一輪降溫和理性恢復的過程當中。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前23天,中國主要的54座城市合計簽約商品房住宅近19.13萬套,而9月同期簽約為21.69萬套,成交量環比下跌12%。 盡管本月成交跌幅不算很大,但考慮到成交數據的滯后效應,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新政對樓市成交的影響,會更直觀地反映到11月份的數據當中。目前,根據部分大型中介公司及開發商調查,本次新政影響下,一二線城市成交量跌幅接近四成,市場快速回落到了2015年的平均水平。 記者查閱各地二手房中介報價信息后發現,北京、深圳、合肥、蘇州、南京等地都出現二手房房源報價下降的情況。特別是前期一些價格虛高的二手房房源,已降價到市場水平,不少房源報價降幅超過10%。 “十一”假期前后,中國20余地密集打出限購、限貸等調控收緊牌,為此前“高燒”的樓市降溫。隨后,各地政府又刮起“史上最嚴”執法風暴,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促新政落地。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提供的數據也反映出這樣的趨勢。以北京為例,我愛我家北京公司的實際交易數據反映,“930”新政以來,二手住宅交易降溫明顯,過去三周的簽單量連續下滑,較9月高點已下降了七成左右。 10月21日,北京二手房網簽量驟然腰斬,交易量創下了“十一”之后的最低值。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稱,由于網簽量比市場實際成交量大概有3-4周的延遲,10月份的網簽量反映的主要是9月份的實際交易量。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際交易的低迷將傳導到網簽數據上,10月21日網簽量腰斬就是信號。 除了房地產交易價量下滑外,樓市高熱的重要標志——高價地也明顯減少。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調控政策繼續深入下,8月-9月份各地高價地頻繁出現的現象在10月份明顯減退。10月以來,單宗地塊總價1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溢價率超過100%的地塊僅11宗,大大低于此前一個月接近50宗的記錄,大部分城市的土地成交相比前期均有所降溫。 樓市是否會迎來一輪大落呢? 張大偉認為,本輪政策將快速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如果年末銀行額度吃緊,房價的下調很可能會蔓延到很多城市。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表示,過去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但未來它帶動增長的作用會慢慢地減少,但穩定經濟的作用卻會逐漸提高。未來的住房需求可能以改善性需求、季節性的需求,甚至更新改造的需求,還有人口的流動所帶來的需求調整為主,而非現在的以新增需求為主。但未來,在住房的改造、維護、維修,以及住房租賃市場、創客空間等領域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完) |
相關閱讀:
- [ 10-24]10月樓市將迎來拐點? 部分高燒城市成交量“速凍”
- [ 10-24]政策催化熱點樓市“銀十”驟然變臉
- [ 10-23]樓市政策趨緊 “左手開發、右手運營”或成行業趨勢
- [ 10-23]網傳無錫樓市“反其道而行”:一邊限購一邊補貼買房者
- [ 10-22]數據顯示我國熱點城市樓市退燒 政策療效初顯
- [ 10-20]廈門15家房企近40好盤 下周末亮相會展中心
- [ 10-19]十月逾半廈門樓市僅一盤入市 “銀十”或不再可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